[发明专利]一种回转窑残余耐火砖的破拆机器人及破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47500.1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08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权;陈剑剑;汪军;方业中;高文斌;黄志来;冯建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7D1/16 | 分类号: | F27D1/16;B25J11/00 |
代理公司: | 34134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杜袁成 |
地址: | 243002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回转窑残余耐火砖的破拆机器人及破拆方法,属于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该机器人包括承载移动系统、变位系统、锁紧系统、进给系统、反馈系统、控制系统。本发明机器人机架上装有四个进给箱,利用各系统的协调工作完成对残余耐火砖的破拆。本发明所提供的破拆机器人是非常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它融合了机械、电子、控制及传感等技术,该机器人符合回转窑残余耐火砖清理的相关需求,能够在高效率完成残余耐火砖清理作业,同时不损坏窑体,实现破拆残余耐火砖的自动化与智能化。 | ||
搜索关键词: | 破拆 耐火砖 机器人 回转窑 工业机器人技术 机电一体化系统 发明机器人 变位系统 反馈系统 进给系统 控制系统 锁紧系统 移动系统 高效率 进给箱 智能化 传感 窑体 自动化 承载 融合 协调 | ||
【主权项】:
1.一种回转窑残余耐火砖的破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该破拆机器人包括承载移动系统、变位系统、锁紧系统、进给系统、反馈系统及控制系统;所述承载移动系统包括车轮(1)、配重块(2)、下车体(3)、上盖板(4)、驱动电机(52)、第二轴承端盖(53)及圆锥滚子轴承(64),所述上盖板(4)与所述下车体(3)通过沉头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上盖板(4)与所述下车体(3)之间安装有软垫片,所述驱动电机(52)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下车体(3)的内侧壁上,所述驱动电机(52)的转轴依次穿过所述圆锥滚子轴承(64)、所述第二轴承端盖(53)、所述车轮锁紧夹块(50)及所述车轮(1)上的安装孔,所述驱动电机(52)转轴上设有的键槽装有的键与所述车轮(1)安装孔上设有的键槽配合,所述驱动电机(52)转轴的伸出端的前端设有螺纹,所述驱动电机(52)上的台阶与所述驱动电机(52)转轴伸出端的前端螺纹配合的螺母将所述车轮(1)轴向固定,所述圆锥滚子轴承(64)的内圈与所述驱动电机(52)的转轴为过盈配合,所述下车体(3)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圆锥滚子轴承(64)的外圈与所述下车体(3)设有的安装孔为过渡配合,所述第二轴承端盖(53)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下车体(3)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二轴承端盖(53)轴向固定所述圆锥滚子轴承(64),所述第二轴承端盖(53)与所述驱动电机(52)的转轴之间安装有密封圈,所述配重块(2)通过螺母固定在所述下车体(3)侧壁伸出轴上;所述变位系统由支架变位机构和进给箱变位机构两部分组成,所述支架变位机构包括皮带罩(5)、导向支架(6)、齿圈(7)、进给箱(8)、第一轴承端盖(9)、主轴(10)、第一皮带轮(11)、皮带(12)、第二皮带轮(13)、主电机(14)、圆柱滚子轴承(54)及压板(60),所述压板(60)与所述进给箱(8)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压板(60)与所述进给箱(8)之间安装有软垫片,所述进给箱(8)在工作时等间距分布在所述导向支架(6)上,所述导向支架(6)的外圆与所述进给箱(8)接触,所述进给箱(8)能够在所述导向支架(6)上做圆周运动,所述齿圈(7)通过沉头螺钉与所述导向支架(6)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支架(6)上设有导向槽,所述主轴(10)的左端设有的键槽上装有的键与所述第一皮带轮(11)安装孔上设有的键槽配合,所述主轴(10)左端的伸出端的前端设有螺纹,所述主轴(10)左端的台阶与所述主轴(10)伸出端的前端螺纹配合的螺母将所述第一皮带轮(11)轴向固定,所述主轴(10)右端设有的键槽上装有的键与所述导向支架(6)上设有的键槽配合,所述主轴(10)的右端的伸出端的前端设有螺纹孔,圆挡板(66)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圆挡板(66)与所述主轴(1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主轴(10)右端的台阶与所述圆挡板(66)将所述导向支架(6)轴向固定,所述圆柱滚子轴承(54)的内圈与所述主轴(10)为过盈配合,所述圆柱滚子轴承(54)的外圈与所述下车体(3)的轴承孔为过渡配合,所述第二轴承端盖(9)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下车体(3)上,所述第二轴承端盖(9)与所述下车体(3)之间安装有软垫片,所述第二轴承端盖(9)与所述主轴(10)之间安装有密封圈,所述第二轴承端盖(9)轴向固定所述圆柱滚子轴承(54),所述皮带罩(5)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下车体(3)上,所述皮带罩(5)与所述下车体(3)之间安装有软垫片,所述主电机(14)转轴上设有的键槽装有的键与所述第二皮带轮(13)安装孔上设有的键槽配合,所述主电机(14)转轴的伸出端的前端设有螺纹,所述主电机(14)转轴上的台阶与所述主电机(14)转轴伸出端的前端螺纹配合的螺母将所述第二皮带轮(13)轴向固定,所述第一皮带轮(11)和所述第二皮带轮(13)通过张紧的所述皮带(12)相连,所述主电机(14)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下车体(3)的底部凸台上;所述进给箱变位机构包括驱动齿轮(15)、变位电机(16)、导向滑块(17)、第四螺母(55)及连接螺纹轴(56),所述变位电机(16)转轴上设有的键槽装有的键与所述第二皮带轮(13)安装孔上设有的键槽配合,所述变位电机(16)转轴的伸出端的前端设有螺纹,所述变位电机(16)转轴上的台阶与所述变位电机(16)转轴伸出端的前端螺纹配合的螺母将所述驱动齿轮(15)轴向固定,所述变位电机(16)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进给箱(8)上,所述驱动齿轮(15)与所述齿圈(7)啮合,所述连接螺纹轴(56)穿过所述进给箱(8),所述连接螺纹轴(56)的一端通过沉头螺钉连接所述导向滑块(17),所述连接螺纹轴(56)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四螺母(55)固定在所述进给箱(8)上,所述导向支架(6)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滑块(17)能够在导向槽内运动;所述锁紧系统由主轴锁紧机构、进给箱锁紧机构及车轮锁紧机构三部分组成,所述主轴锁紧机构包括主轴锁紧臂座(38)、第一主轴锁紧臂(39a)、第二主轴锁紧臂(39b)、主轴锁紧臂座销(40a)、主轴锁紧夹块销(40b)、主轴锁紧衔铁销(40c)、第一衔铁(41)、第一线圈(42)、第一弹簧(43)及主轴锁紧夹块(44),所述第一线圈(42)安装在所述第一主轴锁紧臂(39a)上,所述第一线圈(42)为中空,所述第一衔铁(41)设有通槽,所述第一主轴锁紧臂(39a)开有长槽,所述主轴锁紧衔铁销(40c)插入长槽内,所述主轴锁紧衔铁销(40c)依次穿过所述第一主轴锁紧臂(39a)前端的安装孔、所述第一衔铁(41)的通槽及所述第一主轴锁紧臂(39a)后端的安装孔,所述第二主轴锁紧臂(39b)与所述第一衔铁(41)的连接关系与所述第一主轴锁紧臂(39a)与所述第一衔铁(41)的连接关系完全相同,所述主轴锁紧衔铁销(40c)与所述第一衔铁(41)在通槽内的相对位置能够改变,所述第一衔铁(41)上设有台阶,所述第一弹簧(43)的一端紧靠所述第一衔铁(41)的台阶,所述第一弹簧(43)的另一端紧靠垫片,所述垫片紧靠所述第一主轴锁紧臂(39a)上,所述主轴锁紧夹块销(40b)插入所述第一主轴锁紧臂(39a)的长槽内,所述主轴锁紧夹块销(40b)依次穿过所述第一主轴锁紧臂(39a)前端的安装孔、所述主轴锁紧夹块(44)的安装孔及所述第一主轴锁紧臂(39a)后端的安装孔,所述主轴锁紧臂座销(40a)插入所述第一主轴锁紧臂(39a)的长槽内,所述主轴锁紧臂座销(40a)依次穿过所述第一主轴锁紧臂(39a)前端的安装孔、所述主轴锁紧臂座(38)的安装孔及所述第一主轴锁紧臂(39a)后端的安装孔,所述主轴锁紧臂座(38)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下车体(3)的内侧壁上,所述主轴锁紧机构的所述第一主轴锁紧臂(39a)和所述第二主轴锁紧臂(39b)两边关于锁紧夹块和锁紧臂座上的连接关系完全相同;所述车轮锁紧机构包括第二弹簧(45)、车轮锁紧衔铁销(46a)、车轮锁紧夹块销(46b)、车轮锁紧臂座销(46c)、第二衔铁(47)、第一车轮锁紧臂(48a)、第二车轮锁紧臂(48b)车轮锁紧臂座(49)、车轮锁紧夹块(50)及第二线圈(51),所述第二线圈(51)安装在所述第一车轮锁紧臂(48a)上,所述第二线圈(51)为中空,所述第二衔铁(47)设有通槽,所述第一车轮锁紧臂(48a)开有长槽,所述车轮锁紧衔铁销(46a)插入长槽内,所述车轮锁紧衔铁销(46a)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车轮锁紧臂(48a)前端的安装孔、所述第二衔铁(47)的通槽及所述第一车轮锁紧臂(48a)后端的安装孔,所述第二车轮锁紧臂(48b)与所述第二衔铁(47)的连接关系与所述第一车轮锁紧臂(48a)与所述第二衔铁(47)的安装关系完全相同,所述车轮锁紧衔铁销(46a)与所述第二衔铁(47)在通槽内的相对位置能够改变,所述第二衔铁(47)上设有台阶,所述第二弹簧(45)的一端紧靠所述第二衔铁(47)的台阶,所述第二弹簧(45)的另一端紧靠垫片,所述垫片紧靠所述第一车轮锁紧臂(48a),所述车轮锁紧夹块销(46b)插入所述第一车轮锁紧臂(48a)的长槽内,所述车轮锁紧夹块销(46b)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车轮锁紧臂(48a)前端的安装孔、所述车轮锁紧夹块(50)的安装孔及所述第一车轮锁紧臂(48a)后端的安装孔,所述车轮锁紧臂座销(46c)插入所述第一车轮锁紧臂(48a)的长槽内,所述车轮锁紧臂座销(40c)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车轮锁紧臂(48a)前端的安装孔、所述车轮锁紧臂座(49)的安装孔及所述第一车轮锁紧臂(48a)后端的安装孔,所述车轮锁紧臂座(49)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下车体(3)的外侧壁上,所述车轮锁紧机构的所述第一车轮锁紧臂(48a)和所述第二车轮锁紧臂(48b)两边关于锁紧夹块和锁紧臂座上的连接关系完全相同;所述进给箱锁紧机构包括锁紧压头(32)、第二轴套(33)、第二导向销(34)、锁紧电机(35)、第二联轴器(36)及锁紧转轴(37),所述锁紧电机(35)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进给箱(8)上,所述锁紧电机(35)的转轴与所述进给箱(8)之间安装有密封圈,所述第二联轴器(36)的一端连接所述锁紧电机(35)的转轴,所述第二联轴器(3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锁紧转轴(37),所述锁紧转轴(37)与所述锁紧压头(32)为螺纹连接,所述锁紧压头(32)与所述第二轴套(33)为间隙配合,所述锁紧压头(32)与所述第二轴套(33)之间安装有密封圈,所述锁紧压头(32)上设有导向槽,所述第二轴套(33)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进给箱(8)上,所述第二导向销(34)安装在所述第二轴套(33)上,所述第二导向销(34)与所述锁紧压头(32)的导向槽为间隙配合;所述进给系统包括第一轴套(18)、钻头(19)、推力球轴承(20)、第一导向销(21)、进给转轴(22)、第一联轴器(24)、调整块(25)、回转电机(26)、进给齿轮(27)、进给电机(28)、套筒(29)、深沟球轴承(30)、拉杆(61)、第三弹簧(62a)、第四弹簧(62b)、第一垫片(63a)、第二垫片(63b)、第三垫片(63c)、第四垫片(63d)、第五垫片(63e)、第六垫片(63f)、第一螺母(65a)、第二螺母(65b)及第三螺母(65c),所述回转电机(26)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调整块(25)上,所述调整块(25)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套筒(29)的法兰盘上,所述套筒(29)与所述第一轴套(18)为间隙配合,所述第一轴套(18)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进给箱(8)上,所述第一轴套(18)与所述进给箱(8)之间安装软垫片,所述第一轴套(18)与所述套筒(29)之间安装有密封圈,所述第一导向销(21)安装在所述第一轴套(18)上,所述第一导向销(21)与所述套筒(29)上的导向槽为间隙配合,所述套筒(29)的外侧齿条与所述进给齿轮(27)啮合,所述进给电机(28)的转轴设有的键槽上装有的键与所述进给齿轮(27)上设有的键槽配合,所述进给电机(28)转轴的伸出端的前端设有螺纹,所述进给电机(28)上的台阶与所述进给电机(28)转轴伸出端的前端螺纹配合的螺母将所述进给齿轮(27)轴向固定,所述进给电机(28)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进给箱(8)上,所述回转电机(26)的转轴通过所述第一联轴器(24)与所述进给转轴(22)连接在一起,所述进给转轴(22)与所述套筒(29)之间通过所述推力球轴承(20)和所述深沟球轴承(30)配合安装,所述深沟球轴承(30)的内圈与所述进给转轴(22)为过盈配合,所述深沟球轴承(30)的外圈与所述套筒(29)为过渡配合,所述推力球轴承(20)的轴圈与所述进给转轴(22)为过渡配合,所述推力球轴承(20)的座圈与所述进给转轴(22)为间隙配合,所述进给转轴(22)与所述钻头(19)通过莫氏锥柄连接,所述进给转轴(22)的转动带动所述钻头(19)的旋转,所述拉杆(61)为双头螺杆,所述拉杆(61)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螺母(65a)、所述第一垫片(63a)、所述进给箱(8)上端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二垫片(63b)、所述第三弹簧(62a)、所述第三垫片(63c)、所述套筒(29)法兰盘上设有的安装孔、所述第四垫片(63d)、所述第四弹簧(62b)、所述第五垫片(63e)、所述第二螺母(65b)、所述进给箱(8)下端设有的安装孔、所述第六垫片(63f)及所述第三螺母(65c),所述拉杆(61)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垫片(63a)和所述第一螺母(65a)安装在所述进给箱的(8)的上端,所述拉杆(6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六垫片(63f)及所述第三螺母(65c)安装在进给箱的下端,在所述进给转轴(22)的另一侧分布着对称结构的拉杆;所述反馈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31)和位移传感器(23),所述压力传感器(31)安装在所述进给转轴(22)的末端位置上,所述位移传感器(23)的传感部分安装在所述套筒(29)上,所述位移传感器(23)的位移测量部分的拉线固定在所述第一轴套(18)上;控制系统包括操控器(57)、接收器(58)及控制器(59),所述接收器(58)和所述控制器(59)安装在所述下车体(3)的底板上,所述接收器(58)上的接收天线伸出小车外。/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547500.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铺装于加热炉炉底的平地一体炉砖
- 下一篇:防漏液压加料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