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408266.4 申请日: 2018-11-23
公开(公告)号: CN109511498A 公开(公告)日: 2019-03-26
发明(设计)人: 文衍红;林勇;黄杰;覃惠明;罗福广;罗通;司徒玲;刘霞;莫洁琳 申请(专利权)人: 柳州市渔业技术推广站
主分类号: A01G22/22 分类号: A01G22/22;A01C21/00;A01K61/10;A23K50/80;A23K10/30;A23K10/37;A23K10/12
代理公司: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代理人: 韦微
地址: 545006 广西***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涉及一种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方法,该方法利用稻田生态原理,一季稻收获后培植再生稻,稻田中继续放养鱼类的一种生产方式。再生稻是在一季稻成熟之后,大约只割下稻株的上2/3的部位,收取稻穗,留下下面的1/3植株和根系,经施肥和培育后,让其再长出第二季稻子。在稻田养殖鱼类贯穿全部过程,田埂套种瓜菜类,创新打造出“一季稻+再生稻+鱼”的立体循环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即“一季稻+再生稻+鱼”模式。本发明技术方法能够在山区稻田推广应用,养殖的三江稻田鲤鱼含硒丰富,对人体非常有益,能够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搜索关键词: 再生稻 种稻 鱼类 稻田 稻穗 稻田生态 稻田养殖 立体循环 山区稻田 生态效益 植株 瓜菜类 根系 稻株 鲤鱼 套种 田埂 放养 施肥 培植 贯穿 收获 养殖 成熟 培育
【主权项】:
1.一种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稻田建设(1)稻田选择:选择土质肥沃,保水力强的稻田;(2)田基改造:在原有田基内侧用425#混凝土筑砌硬化,硬化厚度为:混凝土上部厚度10㎝,下部基础厚度12㎝;硬化高度为:以田基硬化底部基础为起点,至高出稻田种植土层表面40㎝以上;田基改造整体要求:整齐牢固、不渗漏、能排能灌;(3)鱼坑建设:田块面积大于或等于0.3亩时,每块田在进水处开挖一个面积15~20㎡的鱼坑,鱼坑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3%~5%,鱼坑深度0.5~1米,鱼坑内不种稻,鱼坑坑基与田基一样用混凝土筑砌硬化,坑基高出稻田种植层土表面10~20厘米,鱼坑与鱼沟相通相接;田块面积小于0.3亩时,开挖一个面积4.5~5.5㎡的鱼坑,同时用带叶树枝盖一个阴棚,供鱼栖息、避暑;(4)鱼沟建设:耙田后插秧前,在田间开挖 “田”字型或“十”字型或“目”字型不同形状的鱼沟,鱼沟深度、宽度30~50厘米,鱼沟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3~5%,鱼沟与鱼坑相通;(5)拦鱼设施:在稻田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设置拦鱼设备,防止逃鱼;(二)稻田消毒及施用基肥(1)消毒:稻田在放养鱼苗前半个月,每亩用60~80公斤生石灰进行稻田消毒和杀灭敌害,待5~6天生石灰碱性消失后,灌注水10~30厘米,以后再逐渐注入新水;(2)施基肥:消毒后7天施足基肥,在耕田前每亩田施有机肥400~500公斤;(三)栽插水稻开挖鱼沟后即灌注浅水开始插秧;五月中下旬完成水稻种植,水稻品种选择野香优3号、中浙优1号或超级稻;插秧前每亩稻田追施复合肥15公斤和尿素10公斤作基肥;(四)施肥插秧后7~10天,每亩追施氯化钾7.5公斤加尿素5~10公斤;水稻抽穗阶段喷施磷酸二氢钾或施宝乐叶面肥;(五)鱼苗放养插秧15天后开始放养鱼种,放养品种以鱼身两边带金边的三江稻田鲤鱼为主,搭配草鱼,每亩稻田投放1.5寸以上三江稻田鲤鱼种300尾、3寸以上草鱼种20尾;(六)饲料投喂投喂以沼气渣水农家肥、秸秆、稻草粉、米糠、玉米粉并经有益微生物发酵料和培育有益微生物天然饵料,在上午9点与下午5点投喂饲料,投喂量在2小时内吃完为准;(七)日常管理夏季种稻要根据水稻的生长状况,在不影响水稻分蘖的情况下,田水保持在10~30厘米,在鱼坑上搭建棚架并加盖遮光布或在鱼坑周边种植瓜果,冬季则根据田基的高度及养鱼越冬需要尽量保持最大的水深;(八)收获和补苗8月中旬完成第一季稻收割,收割前10天,每亩施放15公斤的复合肥,收割前降低水位,将鱼引入鱼坑,按“捕大留小、捕大补小”的原则收获成鱼和补充鱼苗,收割一季稻割下稻株的上2/3的部位收取稻穗,留下下面的1/3植株和根系,经施肥和培育后,让其培植再长出第二季稻子即再生稻,在10月中下旬收割再生稻时,按“捕大留小”原则收获成鱼,小鱼在鱼坑中越冬,稻田中堆放稻草,待次年完成水稻种植后将鱼放入稻田并补充新鱼苗至放养密度,即可每年收获两季稻谷和两批鱼产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渔业技术推广站,未经柳州市渔业技术推广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408266.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