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被动相控阵天线的测向与目标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91106.6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43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刘韵佛;代威;许元男;刘红军;王泽;李志国;王小辉;吕殿君;刘敏华;蔡昱;雷建长;尹世明;赵大海;何超凡;石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S13/02 | 分类号: | G01S13/02;G01S13/04;G01S1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徐晓艳 |
地址: | 1000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被动相控阵天线的测向与目标识别方法,该方法基于环形被动相控阵的天线结构,采用数字波束形成方法,提升了对辐射源探测距离与测角精度;针对实际被动雷达处理系统中接收的多周期雷达信号,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的思想,采用变尺度滑窗短时傅里叶变换FrFT方法完成信号周期特征信息的提取,最终完成辐射源识别,解决了传统方法数据量大、运算负荷严重,且信号的时域周期信息易淹没在变换域的谱线分布中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被动 相控阵 天线 测向 目标 识别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被动相控阵天线的测向与目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对目标信号进行数字波束形成,得到待分析回波信号;(2)、遍历[‑π/2,π/2]区间内的角度值,将该角度值作为短时分数阶傅立叶变换的旋转参数,对待分析回波信号进行短时分数阶傅立叶变换,得到每个旋转参数对应的变换域谱线,将所有变换域谱线中最大幅度值所在的曲线记为最强谱线,将该最强谱线对应的旋转参数记为最优旋转参数,根据最优旋转参数,计算短时分数阶傅立叶变换最佳阶数估计值p;(3)、利用最强谱线中最大幅度值、最大幅度值对应的横坐标u、最佳短时分数阶傅立叶变换最佳阶数估计值p,估计目标信号的调频斜率、初始频率、估计脉宽、脉冲重复周期;(4)、判断最强谱线中的最大幅度值是否小于预设门限值,小于,则结束,否则,进入步骤(5);(5)、采用以最强谱线的最大幅度值对应的横坐标u为中心的滤波器,对最强谱线滤波,滤除能量较弱的分量及噪声,并对滤波结果做变换阶数为‑p的短时分数阶傅立叶变换变换,得到最强分量的时域信号,进入步骤(6);(6)、将待分析回波信号在时域中减去当前最强分量的时域信号,得到新的待分析回波信号,在下一个处理周期到来时,重复步骤(2)~步骤(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29110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