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被动相控阵天线的测向与目标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91106.6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43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刘韵佛;代威;许元男;刘红军;王泽;李志国;王小辉;吕殿君;刘敏华;蔡昱;雷建长;尹世明;赵大海;何超凡;石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S13/02 | 分类号: | G01S13/02;G01S13/04;G01S1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徐晓艳 |
地址: | 1000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被动 相控阵 天线 测向 目标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被动相控阵天线的测向与目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对目标信号进行数字波束形成,得到待分析回波信号;
(2)、遍历[-π/2,π/2]区间内的角度值,将该角度值作为短时分数阶傅立叶变换的旋转参数,对待分析回波信号进行短时分数阶傅立叶变换,得到每个旋转参数对应的变换域谱线,将所有变换域谱线中最大幅度值所在的曲线记为最强谱线,将该最强谱线对应的旋转参数记为最优旋转参数,根据最优旋转参数,计算短时分数阶傅立叶变换最佳阶数估计值p;
本步骤分为二维粗搜索和二维精搜索两个过程:
二维粗搜索过程为:
以第一步进值Δα1为步进,遍历区间内的角度值,将该角度值作为短时分数阶傅立叶变换的旋转参数,对待分析回波信号进行短时分数阶傅立叶变换,得到变换域中所有谱线中的最大幅度值,将该最大幅度值对应的旋转参数作为粗略的最优旋转参数α1;
二维精搜索过程为:
根据粗略的最优旋转参数α1,计算其对应的变换阶数p1,以第二步进值ΔΔα2为步进,遍历区间内的角度值,将该角度值作为短时分数阶傅立叶变换的旋转参数,对待分析回波信号进行短时分数阶傅立叶变换,得到变换域中所有谱线中的最大幅度值及其对应的横坐标u,将该最大幅度值对应的旋转参数作为精确的最优旋转参数α1;
(3)、利用最强谱线中最大幅度值、最大幅度值对应的横坐标u、最佳短时分数阶傅立叶变换最佳阶数估计值p,估计目标信号的调频斜率、初始频率、估计脉宽、脉冲重复周期;
(4)、判断最强谱线中的最大幅度值是否小于预设门限值,小于,则结束,否则,进入步骤(5);
(5)、采用以最强谱线的最大幅度值对应的横坐标u为中心的滤波器,对最强谱线滤波,滤除能量较弱的分量及噪声,并对滤波结果做变换阶数为-p的短时分数阶傅立叶变换变换,得到最强分量的时域信号,进入步骤(6);
(6)、将待分析回波信号在时域中减去当前最强分量的时域信号,得到新的待分析回波信号,在下一个处理周期到来时,重复步骤(2)~步骤(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被动相控阵天线的测向与目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被动相控阵天线为环形被动相控阵天线时,步骤(1)中数字波束形成的实现方法为:
(1.1)、计算导向矢量A:
其中,λ0=C/f0,f0为目标信号载波中心频率,λ0为目标信号中心频率所对应的载波波长,Nr为被动相控阵天线阵元个数,r为被动相控阵天线阵元半径,θi=2πi/Nr,θ,分别为被动相控阵天线的扫描方位角和仰角;
(1.2)、控制天线主瓣方向θ,的指向,改变加权矢量对接收的目标信号进行加权合成处理,直到加权处理结果Y达到最大值,完成数字波束形成处理过程;
(1.3)、采用步骤(1.2)中加权处理结果Y的最大值对应的天线主瓣方向接收目标信号,待分析回波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被动相控阵天线的测向与目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所述加权合成处理方法如下:
式中,X为被动雷达接收到的目标信号,xi为目标信号在导向矢量各个维度上的分量,s(t)为目标雷达信号,ω为目标信号的频率,为导向矢量,表示目标信号来波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被动相控阵天线的测向与目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对待分析回波信号进行短时分数阶傅立叶变换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Kp(u,τ)为短时分数阶傅立叶变换的核函数;n=0,1,2,...;g(τ)为时域零均值高斯窗函数,该模型是基于高斯分布模型建立的,σt为预设的高斯分布的标准差,根据短时分数阶傅立叶变换的时间分辨率要求确定, 一般在[0,0.01]范围中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110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