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导柱导套研配着色单偏制作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181770.5 | 申请日: | 2018-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22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峰;朱良辉;黄波;宋方金;党其鹏;叶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福臻车体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5/24 | 分类号: | B23P15/24;B23P19/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黄景燕 |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导柱导套研配着色单偏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机构设计工艺;S2、加工设计工艺;S3、加工装配工艺;S4、生产调试工艺,其中;S1、机构设计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01:预先设计模具长宽尺寸确定导柱和导套的外径ΦD和ΦD1及长度L;S102:根据模具长宽尺寸确定导柱和导套的间距和位置。本发明方法简单,条理清晰,操作方便,巧妙的运用模具结构和公差配合,在满足冲裁间隙和导向精度的前提下,使得导柱和导套配合能够实现自动导正功能,从而使得导柱和导套的间隙均匀,解决了导柱和导套单偏的顽疾,提高了导柱以及导套的使用寿命和客户满意度,缩短模具的设计、调试周期,降低模具的制造成本。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柱 导套研配 着色 制作 工艺 | ||
【主权项】:
                1.一种防导柱导套研配着色单偏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机构设计工艺;S2、加工设计工艺;S3、加工装配工艺;S4、生产调试工艺,其中;S1、机构设计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01:预先设计模具长宽尺寸确定导柱和导套的外径ΦD和ΦD1及长度L;S102:根据模具长宽尺寸确定导柱和导套的间距和位置;S103:确定欧标带法兰导套CMG61及导套防脱块CMG72/73;S104:确定与导套对应的导柱CMG51;S105:装配导柱和导套的安装面及导柱防脱结构;S106:确定导柱防脱结构的数量及安装位置;S107:装配导套保护台;S108:确认图纸且下发3D结构图纸;S2、加工设计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201:预先设计导柱和导套的规格,确定导柱和导套安装孔的加工公差:ΦD H7/r6,ΦD1 E7/g6;S202:确定下发加工工艺;S3、加工装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301:确认加工导柱和导套安装孔;S302:确定安装导柱、导套和导套防脱块;S4、生产调试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401:预先将模具装配于调试生产机床上;S402:清理导套内部和导柱外板;S403:手动用扳手松开导套防脱块;S404:将导套逆时针以及顺时针各转动一周;S405:操作机床合模3‑5次,使导柱导套自动导正,实现两者之间的间隙均匀;S406:锁紧导套防脱块;S407:导柱刷蓝单;S407:检测导柱导套着色情况,若导柱着色单偏严重则返回S402,按流程重新调整检测;若着色合格则进行生产调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福臻车体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福臻车体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18177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