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导柱导套研配着色单偏制作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181770.5 | 申请日: | 2018-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22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峰;朱良辉;黄波;宋方金;党其鹏;叶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福臻车体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5/24 | 分类号: | B23P15/24;B23P19/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黄景燕 |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柱 导套研配 着色 制作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导柱导套研配着色单偏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机构设计工艺;S2、加工设计工艺;S3、加工装配工艺;S4、生产调试工艺,其中;S1、机构设计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01:预先设计模具长宽尺寸确定导柱和导套的外径ΦD和ΦD1及长度L;S102:根据模具长宽尺寸确定导柱和导套的间距和位置。本发明方法简单,条理清晰,操作方便,巧妙的运用模具结构和公差配合,在满足冲裁间隙和导向精度的前提下,使得导柱和导套配合能够实现自动导正功能,从而使得导柱和导套的间隙均匀,解决了导柱和导套单偏的顽疾,提高了导柱以及导套的使用寿命和客户满意度,缩短模具的设计、调试周期,降低模具的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柱导套研配着色单偏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防导柱导套研配着色单偏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汽车覆盖件是指覆盖发动机、底盘,构成驾驶室、车身的金属薄板制成的空间形状的表面或内部零件。按功能和部位可分为外部覆盖件、内部覆盖件和骨架覆盖件三类。它们在工艺设计、模具加工、设备选择及质量控制(尺寸公差、形状精度、零件刚度、表面质量)等方面都具有与一般冲压零件不同的特点。
目前,在汽车外覆盖件模具生产制造时,使用常规植入式导柱导套导向结构时,导柱导套组件大部分会出现研配着色单偏的情况,该问题非常难消除,在客户验收时问题点无法销项,不符合客户要求,产品件及模具客户验收不通过;导柱导套研配着色单偏,会严重降低导柱导套标准件的使用寿命,增加模具的维修保养成本,同时该问题的产生会导致模具上下模中心偏移,加大模具的研配周期。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防导柱导套研配着色单偏制作工艺,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导柱导套研配着色单偏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机构设计工艺;
S2、加工设计工艺;
S3、加工装配工艺;
S4、生产调试工艺,其中;
S1、机构设计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01:预先设计模具长宽尺寸确定导柱和导套的外径ΦD和ΦD1及导柱的长度L;
S102:根据模具长宽尺寸确定导柱和导套的间距和位置;
S103:确定欧标带法兰导套CMG61及导套防脱块CMG72/73;
S104:确定与导套对应的导柱CMG51;
S105:装配导柱和导套的安装面及导柱防脱结构;
S106:确定导柱防脱结构的数量及安装位置;
S107:装配导套保护台;
S108:确认图纸且下发3D结构图纸;
S2、加工设计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201:预先设计导柱和导套的规格,确定导柱和导套安装孔的加工公差:ΦD H7/r6,ΦD1 E7/g6;
S202:确定下发加工工艺;
S3、加工装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301:确认加工导柱和导套安装孔;
S302:确定安装导柱、导套和导套防脱块;
S4、生产调试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福臻车体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福臻车体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17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