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免疫诱抗剂的鉴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30697.9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8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阮松林;肖文斐;张子杰;忻雅;裘劼人;陈文岳;马华升;柴伟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G01N27/6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2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免疫诱抗剂的鉴定方法,该方法包括:以待定试剂浸种,得到植物幼苗;测定主根长,判断待定试剂能否促进植物根系生长,且进一步确定试剂的有效浓度区间;选择某一浓度处理下的幼苗,进行低温逆境处理,测定幼苗的主根褐化率和/或根系活力,判定待定试剂在表观上对植物根系是否有耐低温诱抗作用;提取幼苗根部总蛋白,获取蛋白质的鉴定和定量结果,筛选差异表达蛋白质,寻找差异表达蛋白质中是否存在与低温逆境相关的功能性蛋白;判定待定试剂是否为具有耐低温诱抗作用的植物免疫诱抗剂。本方法通过测定根系农艺指标、主根褐化率、根系活力和分析差异蛋白质,鉴定具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和提高水稻根系耐低温能力的植物免疫诱抗剂。 | ||
搜索关键词: | 诱抗剂 主根 差异表达蛋白质 低温逆境 根系活力 水稻根系 植物免疫 褐化率 耐低温 种植物 幼苗 判定 植物根系生长 差异蛋白质 功能性蛋白 耐低温能力 定量结果 浓度处理 有效浓度 幼苗根部 植物根系 植物幼苗 总蛋白 根系 浸种 蛋白质 筛选 生长 分析 | ||
【主权项】:
1.一种植物免疫诱抗剂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配制不同浓度梯度的待定试剂,以采用不同浓度待定试剂浸种的处理为处理组I,清水浸种的处理为对照组I,对植物种子进行浸种、清洗和催芽,得到不同处理下的植物幼苗;(2)测定植物幼苗的根系农艺指标,以是否存在处理组I幼苗根系农艺指标显著大于对照组I的情况作为依据,判断待定试剂能否促进植物根系生长;若处理组I中所有浓度梯度处理下的幼苗根系农艺指标均不显著大于对照组I,则判定待定试剂对植物根系生长无促进作用,不再进行后续鉴定步骤;反之,则判定待定试剂对植物根系生长有促进作用,并进一步确定待定试剂促进植物根系生长的有效浓度区间;(3)从所述有效浓度区间内选择某一浓度,取出步骤(1)中该浓度处理下的植物幼苗,与对照组I幼苗一同置于1~10℃条件下进行低温逆境处理,得到处理组II和对照组II的幼苗,处理结束后,测定幼苗的主根褐化率和/或根系活力,统计分析两组数据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若处理组II幼苗的主根褐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II,和/或根系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II,则进行步骤(4),反之,则判定待定试剂在表观上对植物根系无耐低温诱抗作用,不再进行后续鉴定步骤;(4)取步骤(3)中处理组II和对照组II的幼苗,提取和分离幼苗根部的总蛋白,利用质谱技术获取蛋白质的鉴定和定量结果,并进一步筛选处理组II和对照组II之间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再利用基因功能和信号通路分析技术,寻找差异表达蛋白质中是否存在与低温逆境相关的功能性蛋白;若存在与低温逆境相关的功能性蛋白,则判定待定试剂为具有耐低温诱抗作用的植物免疫诱抗剂,反之则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13069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