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旱节水型彩色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84512.7 | 申请日: | 201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4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蔡佳宁;姜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强农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A01G22/35;A01C1/00;A01G13/02;A01B79/02;A01C1/06;A01C21/00;A01G7/06;A01N37/46;A01N47/14;A01N47/18;A01N47/44;A01N57/14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赵登高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旱节水型彩色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整地;(2)种子处理;(3)条施基肥并起垄;(4)播种并穴施复配型保水剂,其后覆膜出苗;(5)田间管理及病害防治;(6)采收。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耐旱节水型彩色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方法,通过间作种植丝叶韭,充分地利用了农田空间,改善了农田生态系统,减少了彩色马铃薯病虫害发生;特别的,通过穴施复配型保水剂,实现了节水杀虫杀菌同时进行;特配基肥和叶面肥的施用,显著提高了彩色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最终减少了农事操作并提高了农业收入。 | ||
搜索关键词: | 马铃薯 高产栽培 节水型 耐旱 保水剂 复配 基肥 穴施 农田生态系统 田间管理 病害防治 种子处理 叶面肥 出苗 采收 覆膜 起垄 杀虫 间作 杀菌 病虫害 施用 整地 播种 节水 农田 种植 收入 | ||
【主权项】:
1.一种耐旱节水型彩色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整地:选取前茬作物为非茄科作物的平整土地,秋收后进行深翻耕作,待来年春季播种;(2)种子处理:在马铃薯播种前5天对马铃薯种薯进行切块拌种,丝叶韭种子播种前5天进行打破休眠,浸种操作;(3)条施基肥并起垄:在平整后的地块上,每隔1m条施自制马铃薯专用基肥,条施宽度为30cm,每亩条施自制马铃薯专用基肥1200kg;其后用旋耕机将其旋入土壤并在基肥带上起垄,垄底宽60cm,垄顶部宽40cm,垄高15cm,垄间距70cm;(4)播种并穴施复配型保水剂,其后覆膜出苗:彩色马铃薯按株行距为30×25cm进行垄上穴播,每穴播种1‑2个薯块,播种深度10‑15cm;同时在垄间间作丝叶韭,播前浇一遍水,采用开沟直播或者穴播,播种深度2cm,行距为15cm,株距为5cm,每穴撒种20‑40粒,每亩的播种量为2‑4kg,播后覆湿沙土;在两株种薯中间穴施按体积比1:5混合的自制复配型保水剂和沙土,深度为15‑20cm,每亩用混合后的沙土量为50‑70kg,现施现拌;其后选用幅宽为90cm,厚度为0.008mm的薄膜覆盖高垄,膜边覆土镇压;丝叶韭种子出苗需较湿润土壤,故需在覆土后,同时覆上一层1cm厚的秸秆减少水分蒸发,待田间出苗量大于90%或者苗高1cm时,及时除去覆盖物;当彩色马铃薯幼苗开始顶膜时,及时破膜引苗;(5)田间管理及病害防治:在彩色马铃薯苗期、块茎形成期、块茎膨大期、淀粉积累期进行浇水追肥作业,每亩每次随水追施硫酸钾复合肥50kg;在彩色马铃薯块茎形成期和块茎膨大期喷施两次自制叶面肥,每亩用量500ml,对水200倍,叶面喷施;全生育期培土1‑2次;重点防治晚疫病;当田间出现病株时,选用保护性杀菌剂,如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等进行喷雾防治,7‑10天喷施1次,连续防治1‑3次;进行药剂防治时,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杀菌剂,各药剂应交替使用,以防止产生抗药性;病株应及时带离田间并销毁;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6)采收:彩色马铃薯栽培一般从9月中旬至10月选晴天陆续收获;薯块收获后适度晾干表面水分,按大小进行商品薯分级,装袋;收获前7天停止浇水,以利贮藏;在马铃薯收获前,即可进行丝叶韭的采摘收获,采收后的丝叶韭进行装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强农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强农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88451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