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旱节水型彩色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884512.7 申请日: 2018-08-06
公开(公告)号: CN108934876A 公开(公告)日: 2018-12-07
发明(设计)人: 蔡佳宁;姜瑛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强农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22/25 分类号: A01G22/25;A01G22/35;A01C1/00;A01G13/02;A01B79/02;A01C1/06;A01C21/00;A01G7/06;A01N37/46;A01N47/14;A01N47/18;A01N47/44;A01N57/14
代理公司: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代理人: 赵登高
地址: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马铃薯 高产栽培 节水型 耐旱 保水剂 复配 基肥 穴施 农田生态系统 田间管理 病害防治 种子处理 叶面肥 出苗 采收 覆膜 起垄 杀虫 间作 杀菌 病虫害 施用 整地 播种 节水 农田 种植 收入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旱节水型彩色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整地;(2)种子处理;(3)条施基肥并起垄;(4)播种并穴施复配型保水剂,其后覆膜出苗;(5)田间管理及病害防治;(6)采收。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耐旱节水型彩色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方法,通过间作种植丝叶韭,充分地利用了农田空间,改善了农田生态系统,减少了彩色马铃薯病虫害发生;特别的,通过穴施复配型保水剂,实现了节水杀虫杀菌同时进行;特配基肥和叶面肥的施用,显著提高了彩色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最终减少了农事操作并提高了农业收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马铃薯栽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旱节水型彩色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栽培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为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我国是马铃薯第一主产国,据统计,2016年中国马铃薯产量达1947.7万t,种植面积达到了562.7万hm2,分别同比增长了2.66%和1.97%,占全球马铃薯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居世界第一位。2015年初我国把马铃薯作为继小麦、玉米、水稻之后的第四大重要粮食作物,确立了马铃薯主粮地位。人们根据马铃薯丰富的营养价值,将其称为“地下苹果”。马铃薯块茎干物质的主要营养成分包括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其中淀粉总含量12%-22%,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能量。营养学家称每天0.5斤新鲜马铃薯可以维持一个人一昼夜所需要的全部维生素。马铃薯也被称为矿物质宝库,鲜薯中富含钾、钙、铁、磷、锌、硒等元素。

彩色马铃薯因其富含花青素及花色苷而表现色彩鲜艳,因其块茎中花青素含量的不同,除常规白皮白肉和黄皮黄肉马铃薯品种外,而呈现红皮红肉、紫皮紫肉、黑紫皮黑紫肉等品种。彩色马铃薯营养价值高于普通马铃薯,除含有普通马铃薯的营养元素外,还富含花青素以及多种多酚、花色苷、Vc及类胡萝卜素等功能成分。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活性作用,能够增强血管弹性和皮肤光滑度。王全逸研究表明,红色和紫色马铃薯多酚可显著抑制人体结肠癌Caco-2和肝癌HepG2细胞的体外增殖,且抗癌活性与多酚含量显著相关。提取物中绿原酸和花色素在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彩色马铃薯花色苷的抗癌作用亦在乳腺癌、前列腺癌、肝癌细胞中被证实。彩色马铃薯的商用价值也高于普通马铃薯,因其在加工过程中色泽基本保持不变,可以获得天然色彩薯片和薯条。从彩色马铃薯薯皮中提取的色素可以用作饮料着色剂,提取的生物碱可以用于医药开发。但目前彩色马铃薯在全国的栽培面积仅万余亩,不及普通马铃薯种植面积的1‰,探其原因在于彩色马铃薯投入大产量低,相关种植技术不成熟,所以研究彩色马铃薯高产种植技术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干旱、半干旱土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53%,干旱是造成中国及世界各地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的主要原因。我国的半湿润半干旱区除了有限规模的灌溉农业外,主要是依赖于自然降水的雨养农业,即人们常说的旱地农业。据有关研究表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年降水量为250-400mm的地区,农作物水分亏欠率高达40%-70%。降水量、农田土壤供水量与作物需水量之间耦合度低,处于失衡与错位状态。

干旱缺水严重影响马铃薯的高产、稳产,因此挖掘旱作马铃薯的生产潜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秸秆覆盖、覆膜、保水剂等措施是在生产上经常采用的抗旱栽培措施,且有一定的作用效果,但目前针对马铃薯施用保水剂的研究发明主要集中在单施保水剂上,对复配型保水剂的施用研究还较少。

丝叶韭(Allium setifolium Schrenk),葱科葱属植物,鳞茎数枚聚生,狭卵状或卵状圆柱形,粗0.5-1厘米,分布于新疆北部以及我国的西北干旱荒漠区,当地人主要生食丝叶韭。丝叶韭具有抗旱抗寒、抗病性和适应性强、易于栽培等特性。经过多年的农业栽培种植发现,其生长过程中,会分泌特殊的刺激性气味,对蚜虫以及其他害虫具有良好的趋避作用,几乎没有病害发生。近年来,围绕丝叶韭的人工种植及其开发利用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但均没有深入了解过其生长特性以及抗旱机制,亦没有尝试通过创新种植模式,充分发挥丝叶韭节水抗旱,防风固沙的生长特性。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强农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强农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45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