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判定咬合桩是否咬合的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876496.7 | 申请日: | 2018-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67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 发明(设计)人: | 魏纲;王辰;郑阳林;董北北;齐永洁;黄时雨;苏鑫杰;郝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15/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张羽振 |
| 地址: | 310015***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判定咬合桩是否咬合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1)先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清除地面杂物,填平沟槽;2)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计算排桩中心线坐标,使用全站仪进行实地放样;3)混凝土导墙施工;4)桩机就位,待导墙强度足够高时,拆除模板,重新定位放样排桩中心位置;桩机就位后抓斗取土,下压套管,如此循环下去,直至达到孔底设计孔深;5)吊放钢筋笼;6)灌注混凝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使用简单、易于操作,只需将一定量的混凝土与不同颜色的颜料混和搅拌均匀即可;本发明根据抓斗挖孔出土,可直接得出结果,分析结果简单明了。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判定 咬合 是否 施工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新型判定咬合桩是否咬合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先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清除地面杂物,填平沟槽;2)测量放线,计算排桩中心线坐标,进行实地放样;3)混凝土导墙(9)施工:包括沟槽开挖、钢筋绑扎、模板施工及混凝土浇筑施工;沟槽采用人工开挖,将中心线引入沟槽中;沟槽开挖完成后,绑扎和布置钢筋;最后模板检查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4)桩机就位,待导墙强度足够高时,拆除模板,重新定位放样排桩中心位置;桩机就位后抓斗(7)取土,下压套管(5),如此循环下去,直至达到孔底设计孔深;5)吊放钢筋笼(8):成孔检测合格后,进行钢筋笼(8)安放工作,达到正确设计孔深;施工位置位于素混凝土B1桩(1)与素混凝土B2桩(2)之间,钢筋笼(8)与素混凝土B1桩(1)及素混凝土B2桩(2相互咬合;素混凝土B2桩(2)与素混凝土B3桩(12)之间的钢筋笼(8)与素混凝土B2桩(2)及素混凝土B3桩(12)咬合,如此循环;6)灌注混凝土:将提前与蓝色颜料搅拌好的混凝土灌入套管(5)中至素混凝土B1桩(1)底部呈现蓝色混凝土(3),然后利用导管将不带有颜料混凝土连续不断的浇筑入套管(5)中;其他素混凝土桩施工同上所述,两相邻素混凝土桩底部混凝土颜色不同,两种颜色相间排列;在素混凝土B1桩(1)、素混凝土B2桩(2)初凝前,在素混凝土B1桩(1)与素混凝土B2桩(2)之间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A1桩(6),并判断是否咬合;在素混凝土B2桩(2)与素混凝土B3桩(12)之间浇筑形成钢筋混凝土A2桩(11),并判断是否咬合,如此循环;一边浇捣一边提升套管(5)和导管,在提升套管(5)过程中,保持套管(5)垂直、平滑,控制提升速度,灌注到地面一米以上时拔出套管(5)和导管,清除桩顶不良部位;6.1)在素混凝土B3桩(12)和素混凝土B4桩(14)初凝前,完成钢筋混凝土A3桩(13)施工;切割钢筋混凝土A3桩(13)与素混凝土B3桩(12)、素混凝土B4桩(14)相交部分混凝土,利用抓斗(7)取土,下压套管(5);循环切割、抓斗(7)取土操作直至达到设计孔深;当切割取土至桩底部时,观察取出来的混凝土是否带有颜色,若同时存在两种颜色的混凝土,则咬合桩确实咬合,吊放钢筋笼(8)和注浆;根据其中带有同一种颜色的混凝土量的多少判断咬合的程度;6.2)当钢筋混凝土A3桩(13)钻孔抓斗(7)取土成孔时,在取土过程中观察是否同时带有两种颜色,若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钢筋混凝土A3桩(13)成孔某一深度时,切割的混凝土只有一种颜色,红色或者蓝色,则在此深度,钢筋混凝土A3桩(13)与素混凝土B3桩(12)或者素混凝土B4桩(14)未咬合;若钢筋混凝土A3桩(13)倾斜,则一边拔出套管(5),一边灌注与素混凝土桩相同的混凝土至上次取土高度,重新检查垂直度,调直套管(5),再重新开挖,循环施工下去成排桩;6.3)当钢筋混凝土A3桩(13)钻孔取土,切割到两个相邻素混凝土B3桩(12)、素混凝土B4桩(14)底部时,切割的混凝土只带有一种颜色;若是红色混凝土(4),检查钢筋混凝土A3桩(13)垂直度,若钢筋混凝土A3桩(13)未倾斜,则是素混凝土B3桩(12)倾斜,桩底部未与钢筋混凝土A3桩(13)咬合,止水功能未能达到,钢筋混凝土A3桩(13)正常施工,在钢筋混凝土A3桩(13)与素混凝土B3桩(12)外侧再另外增加一根旋喷桩(10),作防水处理;若抓斗(7)取出来的混凝土只有蓝色混凝土(3),首先同样检查钢筋混凝土A3桩(13)是否倾斜,若素混凝土B4桩(14)倾斜,操作同上,在钢钢筋混凝土A3桩(13)与素混凝土B4桩(14)外侧再另外增加一根旋喷桩(10);6.4)当钢筋混凝土A3桩(13)钻孔取土,切割到两个相邻的素混凝土B3桩(12)、素混凝土B4桩(14)底部时,取出来的混凝土未带任何颜色,证明钢筋混凝土A3桩(13)与素混凝土B3桩(12)、素混凝土B4桩(14)均未咬合,则素混凝土B3桩(12)、素混凝土B4桩(14)都倾斜,向钢筋混凝土A3桩(13)孔内吊放钢筋、注浆,提升套管(5);然后在素混凝土B3桩(12)和钢筋混凝土A3桩(13)外侧及素混凝土B4桩(14)和钢筋混凝土A3桩(13)外侧均增加一根旋喷桩(10),即增加两根旋喷桩(10),作防水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未经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87649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支护桩及构成的支护排桩
- 下一篇:多层钢支撑中的下层钢支撑的拆除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