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层结构耐久难水解型静电消除微孔薄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37885.9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165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昱天(上海)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7/01 | 分类号: | B29D7/01 |
代理公司: | 上海首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60 | 代理人: | 苗绘 |
地址: | 20161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层结构耐久难水解型静电消除微孔薄膜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第二层抗静电导电层植入步骤和第三层高透湿防护层植入步骤,在第一层聚四氟乙烯纳米微孔薄膜的表面通过高精度表面处理技术,将特殊配方的抗静电导电层复合植入聚四氟乙烯纳米微孔薄膜的表面;在抗静电导电层表面再次植入高透湿防护层,在已经植入抗静电导电层的聚四氟乙烯纳米微孔薄膜表面,将特殊配方的高透湿防护层复合植入于抗静电导电层表面。本发明在第一层聚四氟乙烯纳米微孔薄膜的表面植入第二层抗静电导电层及第三层耐清洁洗涤高透湿防护层,使材料不仅能够达到国际抗静电标准,同时耐受高强度弯折曲挠使用及多次工业高强度循环洗涤等专业等级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三层 结构 耐久 水解 静电 消除 微孔 薄膜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三层结构耐久难水解型静电消除微孔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第二层抗静电导电层植入:在第一层聚四氟乙烯纳米微孔薄膜的表面通过高精度表面处理技术,将特殊配方的抗静电导电层复合植入聚四氟乙烯纳米微孔薄膜的表面;在所述聚四氟乙烯纳米微孔薄膜输出端的顶部安装有导电功能层植入系统,在所述导电功能层植入系统的聚四氟乙烯纳米微孔薄膜移动端设置有控制植入层形成稳定抗静电导电层键结构的浮动间隙控制系统;所述浮动间隙控制系统由计算器进行运算执行,依据聚四氟乙烯纳米微孔薄膜的厚度及运行速度实时动态调整最佳间隙;在所述浮动间隙控制系统的侧边安装有动态压力调适系统,由计算器动态调适最适张力,维持聚四氟乙烯纳米微孔薄膜表面平整状态,以便于抗静电导电层植入;在所述动态压力调适系统的下方安装有分区红外线加热源,将经由浮动间隙控制系统植入抗静电导电层的聚四氟乙烯纳米微孔薄膜透过分区红外线温控装置,以各区分别先升温后降温的方式,使抗静电导电层能够与纳米微孔薄膜产生聚合反应,进一步紧密结合,同时产生静电导通效能;(2)第三层高透湿防护层植入:在抗静电导电层表面再次植入高透湿防护层,在已经植入抗静电导电层的聚四氟乙烯纳米微孔薄膜表面,将特殊配方的高透湿防护层复合植入于抗静电导电层表面,经由控制分子键结形成稳定的高透湿防护层;浮动间隙控制系统依据已经植入抗静电导电层的聚四氟乙烯纳米微孔薄膜的厚度及运行速度实时动态调整最佳间隙;在所述浮动间隙控制系统的侧边安装有动态压力调适系统,由计算器动态调适最适张力,维持已经植入抗静电导电层的聚四氟乙烯纳米微孔薄膜表面平整状态,在所述动态压力调适系统的下方安装有分区红外线加热源;将经由浮动间隙控制系统植入高透湿防护层及抗静电导电层的聚四氟乙烯纳米微孔薄膜透过分区红外线温控装置,以各区分别先升温后降温的方式,使高透湿防护层与抗静电导电层产生结合反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昱天(上海)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昱天(上海)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83788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