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双眼皮手术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28323.8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1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常秀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思和鸿创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34/30 | 分类号: | A61B34/30;A61B34/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海滨街***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双眼皮手术机器人,包括手术台、伸缩台、夹眼皮部分、提取部分、缝针部分、切开部分、麻醉部分等;伸缩台连接在手术台上,伸缩台上安装有移动座,移动座上安装有夹眼皮部分、提取部分、缝针部分、切开部分、麻醉部分五个机械手,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五个机械臂可相对于伸缩台进行上下、左右移动,使得各个机械臂能够更好地对准眼皮部分;五个机械臂均采用多个步进电机控制,可实现伸缩、旋转等动作大大提高了各机械臂的自由度,使得各作业端头能够更精准地到底所需位置;五个机械臂里均含有并联机械臂机构,提高了机械臂移动的灵敏度;缝针部分端头采用五针缝合的方法,对伤口进行来回缝合。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臂 伸缩台 眼皮 缝针 双眼皮手术 移动座 伸缩 端头 切开 麻醉 机械臂机构 步进电机 人本发明 左右移动 机械手 灵敏度 手术台 针缝合 并联 缝合 机器人 伤口 对准 移动 | ||
【主权项】:
1.一种自动双眼皮手术机器人,包括手术台(1)、伸缩台(2)、第一第一步进电机(3)、前后伸缩丝杆(4)、夹眼皮部分(5)、提取部分(6)、缝针部分(7)、切开部分(8)、麻醉部分(9);夹眼皮部分(5)包括:眼皮夹板(501)、眼皮齿轮(502)、夹板套(503)、夹板回转架(504)、伸缩丝杆(505)、伸缩丝杆座(506)、第一电缸伸缩杆(507)、第一伸缩座(508)、第一电缸(509)、第二电缸伸缩杆(510)、第二伸缩座(511)、第二电缸(512)、第二步进电机(513)、第三步进电机(514);提取部分(6)包括:第一镊块(601)、第一镊齿轮(602)、第二镊齿轮(603)、第三镊齿轮(604)、第四镊齿轮(605)、第五镊齿轮(606)、第二镊块(607)、镊子块(608)、镊旋杆(609)、旋转块(610)、连杆连接座(611)、第一传杆(612)、第二传杆(613)、传杆座(614)、旋转电机座(615)、第四步进电机(616)、第五步进电机(617)、轴(618);缝针部分(7)包括:针夹块(701)、针夹座(702)、针齿条(704)、活动齿轮(705)、齿轮底座(706)、第一固定齿轮(707)、第二固定齿轮(708)、针齿轮座(709)、球电缸(710)、球头连接(711)、球头连接架(712)、转动电机座(713)、伸缩杆座(714)、伸缩杆导轨(715)、第一伸杆(716)、第二伸杆(717)、伸缩导轨套(718)、伸缩杆底座(719)、第六步进电机(720)、第七步进电机(721)、第八步进电机(722)、转动座(723);切开部分(8)包括:刀头(801)、刀头电缸(802)、刀头旋转座(803)、伸缩刀头座(804)、刀头丝杆(805)、刀头导轨(806)、刀头伸缩架(807)、刀头连接块(808)、刀头连杆座(809)、第一刀连杆(810)、刀导轨(811)、第二刀连杆(812)、第三刀连杆(813)、刀导轨套(814)、刀连接座(815)、第九步进电机(816);麻醉部分(9)包括:针筒(901)、推进座(902)、针头电缸(903)、针头座(904)、针头连接杆(905)、连接盘(906)、电机座(907)、第一伸缩块(908)、第二伸缩块(909)、第三伸缩块(910)、伸缩连接块(911)、第十步进电机(912);其特征在于:手术台(1)安放在地面上,伸缩台(2)与前后伸缩丝杆(4)采用螺纹连接;前后伸缩丝杆(4)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步进电机(3)的电机轴连接,另一端与手术台(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第一步进电机(3)固连在手术台(1)前端;所述的夹眼皮部分(5)的眼皮夹板(501)固连在第三步进电机(514)上,眼皮齿轮(502)与第三步进电机(514)连接,第三步进电机(514)固连在夹板套(503)上,夹板套(503)上两个眼皮齿轮(502)相互啮合;第二步进电机(513)底座与板回转架(504)固定连接,第二步进电机(513)电机轴通过联轴器与夹板套(503)固定连接;伸缩丝杆座(506)与伸缩丝杆(505)采用螺纹连接;伸缩丝杆(505)一端通过联轴器与伸缩丝杆座(506)中第二步进电机(513)电机轴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夹板回转架(504)转动连接;第一电缸伸缩杆(507)与伸缩丝杆座(506)铰接,第二步进电机(513)控制伸缩丝杆座(506)的转动;第一电缸(509)顶部与第一电缸伸缩杆(507)固连,第一电缸(509)底部与第一伸缩座(508)固连;第一伸缩座(508)与第二电缸伸缩杆(510)铰接,通过第二步进电机(513)控制第一伸缩座(508)的转动;第二电缸(512)顶部与第二电缸伸缩杆(510)固连,第二电缸(512)底部与第二伸缩座(511)固连;所述的提取部分(6)的第一镊块(601)、第五镊齿轮(606)与轴(618)固定连接,轴(618)与镊子块(608)转动连接;第二镊齿轮(603)、第四镊齿轮(605)与轴(618)固定连接,轴(618)与镊子块(608)转动连接;第三镊齿轮(604)与轴(618)固定连接,轴(618)通过联轴器与第四步进电机(616)的电机轴固定连接,第四步进电机(616)固连在镊子块(608)上;第一镊齿轮(602)、第二镊块(607)与轴(618)固定连接,轴(618)与镊子块(608)转动连接;第一镊齿轮(602)与第三镊齿轮(604)、第二镊齿轮(603)与第三镊齿轮(604)、第四镊齿轮(605)与第五镊齿轮(606)啮合;镊旋杆(609)与镊子块(608)转动连接,第五步进电机(617)控制镊子块(608)转动;旋转块(610)与镊旋杆(609)转动连接,第五步进电机(617)控制镊旋杆(609)转动;连杆连接座(611)与旋转块(610)连接;连杆连接座(611)与第一传杆(612)转动连接;第一传杆(612)与第二传杆(613)转动连接,第五步进电机(617)控制第一传杆(612)转动;传杆座(614)与第二传杆(613)转动连接,第五步进电机(617)控制第二传杆(613)转动;传杆座(614)与电机座(615)转动连接,电机座(615)中的第五步进电机(617)底部固连在旋转电机座(615)上,第五步进电机(617)电机轴与传杆座(614)固定连接;所述的缝针部分(7)的针夹块(701)与针夹座(702)通过丝杆连接,丝杆与第七步进电机(721)连接,第七步进电机(721)固连在针夹座(702)侧面上,针夹座(702)与第八步进电机(722)固连,齿轮底座(706)与第八步进电机(722)电机轴固定连接;活动齿轮(705)与齿轮底座(706)固定连接;针齿条(704)、第一固定齿轮(707)、第二固定齿轮(708)与针齿轮座(709)固连,活动齿轮(705)与针齿条(704)、活动齿轮(705)与第一固定齿轮(707)、活动齿轮(705)与第二固定齿轮(708)啮合;针齿轮座(709)与球电缸(710)底部通过球头连接(711)进行连接,球头连接(711)固连在球头连接架(712)和针齿轮座(709)上,球电缸(710)顶部与球头连接(711)连接;球头连接架(712)与转动座(723)转动连接,通过第六步进电机(720)控制球头连接架(712)的转动;电机座(713)中的第六步进电机(720)顶部与转动座(723)固连,底部与转动电机座(713)固连;转动座(723)与转动电机座(713)转动连接;转动电机座(713)与伸缩杆座(714)转动连接,通过第六步进电机(720)控制转动电机座(713)转动;伸缩杆座(714)与第一伸杆(716)转动连接;第一伸杆(716)与第二伸杆(717)转动连接,通过第六步进电机(720)控制第一伸杆(716)转动;伸缩杆导轨(715)与伸缩杆座(714)固连;伸缩杆底座(719)与第二伸杆(717)转动连接,通过第六步进电机(720)控制第二伸杆(717)转动;伸缩导轨套(718)固连在伸缩杆底座(719)上;所述的切开部分(8)的刀头(801)与刀头电缸(802)顶部固连,刀头电缸(802)底部与刀头旋转座(803)中第九步进电机(816)电机轴固连,刀头旋转座(803)中第九步进电机(816)底部与刀头旋转座(803)固连;刀头旋转座(803)与伸缩刀头座(804)转动连接,通过第九步进电机(816)控制刀头旋转座(803)转动;刀头丝杆(805)一端通过轴承与刀头伸缩架(807)转动连接,刀头丝杆(805)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刀头伸缩架(807)上的第九步进电机(816)电机轴固连;刀头伸缩架(807)上的第九步进电机(816)固连在刀头伸缩架(807)上;刀头导轨(806)两端固连在刀头伸缩架(807)上;刀头连接块(808)与刀头伸缩架(807)固连,刀头连杆座(809)与刀头连接块(808)转动连接;第一刀连杆(810)与刀头连杆座(809)转动连接;第二刀连杆(812)与第一刀连杆(810)转动连接,通过第九步进电机(816)控制第一刀连杆(810)转动;第三刀连杆(813)与第二刀连杆(812)转动连接,通过第九步进电机(816)控制第二刀连杆(812)转动;刀连接座(815)与第三刀连杆(813)转动连接,通过第九步进电机(816)控制第三刀连杆(813)转动;刀导轨(811)固连在刀头连杆座(809)上,刀导轨套(814)固连在刀连接座(815)上;所述的麻醉部分(9)的针筒(901)固连在针头座(904)上,推进座(902)与针头电缸(903)顶部固连,针头电缸(903)底部与针头座(904)固连;针头座(904)与针头连接杆(905)转动连接,通过第十步进电机(912)控制针头座(904)转动;针头连接杆(905)与连接盘(906)转动连接,通过第十步进电机(912)控制针头连接杆(905)转动;电机座(907)中的第十步进电机(912)电机轴与连接盘(906)固连,连接盘(906)与电机座(907)转动连接;电机座(907)与第一伸缩块(908)转动连接,通过第十步进电机(912)控制电机座(907)转动;第一伸缩块(908)与第二伸缩块(909)通过丝杆连接,丝杆一端与第一伸缩块(908)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伸缩块(909)中的第十步进电机(912)固连;第二伸缩块(909)与第三伸缩块(910)通过丝杆连接,丝杆一端与第二伸缩块(909)连接,另一端与第三伸缩块(910)中的第十步进电机(912)固定连接;第三伸缩块(910)与伸缩连接块(911)固连;所述的第一步进电机(3)、第二步进电机(513)、第三步进电机(514)、第四步进电机(616)、第五步进电机(617)、第六步进电机(720)、第七步进电机(721)、第八步进电机(722)、第九步进电机(816)、第十步进电机(912)、第一电缸(509)、第二电缸(512)、球电缸(710)、针头电缸(903)、刀头电缸(802)均通过控制箱控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思和鸿创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思和鸿创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828323.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