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位制备锂电负极材料炭包硫化亚铁纳米颗粒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25728.6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4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盛赵旻;李娜娜;黄欢;甘祖忠;赵文杰;田皓良;顾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58 | 分类号: | H01M4/58;H01M4/6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2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原位制备锂电负极材料炭包硫化亚铁纳米颗粒的方法,称取铁源、硫源和碳源,以惰性气体为载气,将原料溶液通过电子蠕动泵输入到立式管式炉内部的喷射器,喷入管式炉高温区,原料热分解形成纳米团簇,并随载气被带出管式炉高温区,随即可在管式炉尾部收集产物,得到碳包硫化亚铁纳米核壳颗粒。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纳米核壳颗粒可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本发明的方法核壳颗粒一步合成,连续制备易于操作,在电极材料产业应用方面均具有广阔前景,适合工业化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硫化亚铁 纳米核壳颗粒 电极材料 负极材料 纳米颗粒 原位制备 高温区 管式炉 炭包 载气 锂电 电子蠕动泵 立式管式炉 锂离子电池 产业应用 惰性气体 核壳颗粒 连续制备 纳米团簇 收集产物 一步合成 原料溶液 喷射器 热分解 称取 出管 可用 硫源 喷入 碳包 铁源 | ||
【主权项】:
1.一种原位制备锂电负极材料炭包硫化亚铁纳米颗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质量比称取铁源、硫源和碳源,所述的铁源、硫源、碳源的质量比为1:1:20~40:10:1;2)以惰性气体或者氮气为载气,将步骤1)的原料溶液通过电子蠕动泵输入到立式管式炉内部的喷射器,然后喷入管式炉高温区,所述的立式管式炉的反应温度为500~1300℃,原料热分解形成纳米团簇,并随载气被带出管式炉高温区,随即可在管式炉尾部收集产物,得到碳包硫化亚铁纳米核壳颗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82572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