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路隧道入口连续渐低光环境的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83997.0 | 申请日: | 201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16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彭余华;于亚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30/13;G06T17/20;G06T15/5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路隧道入口连续渐低光环境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公路隧道入口“黑洞效应”影响范围内的始端计算位置进行视点照度测试,确定减光构造始端的视点照度设计参数E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路 隧道 入口 连续 渐低光 环境 实现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公路隧道入口连续渐低光环境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公路隧道入口“黑洞效应”影响范围内的始端计算位置进行视点照度测试,确定减光构造始端的视点照度设计参数Eout;步骤2,由隧道入口加强照明末端位置至隧道洞口的暗适应时间,推算隧道洞口断面的照度数值并将其作为减光构造末端的视点照度设计参数Ein;步骤3,确定减光构造的理论最小长度l:
其中,V为控制速度,km/h;w为相邻0.2s前后位置视点照度比值的阈值,取1.7;Eout为减光构造始端视点照度值,lux;Ein为减光构造末端视点照度值,lux;步骤4,根据隧道断面尺寸即隧道净宽、净高、限界净高,以及确定的理论最小长度l,在CAD中构建长度为2l的减光构造及隧道模型;步骤5,将模型导入到Ecotect Analysis中进行光环境仿真,通过调整不同透光参数和长度的遮阳材料,使减光构造内渐低光环境满足驾驶人视觉适应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78399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