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路隧道入口连续渐低光环境的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83997.0 | 申请日: | 201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16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彭余华;于亚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30/13;G06T17/20;G06T15/5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路 隧道 入口 连续 渐低光 环境 实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路隧道入口连续渐低光环境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公路隧道入口“黑洞效应”影响范围内的始端计算位置进行视点照度测试,确定减光构造始端的视点照度设计参数Eout;(2)、由隧道入口加强照明末端位置至隧道洞口的暗适应时间,推算隧道洞口断面的照度数值并将其作为减光构造末端的视点照度设计参数Ein。(3)、确定减光构造的理论最小长度l。(4)、根据隧道断面尺寸和确定的理论最小长度l,在CAD中构建长度为2l的减光构造及隧道模型。(5)、将模型导入到Ecotect Analysis中进行光环境仿真,通过调整不同透光参数和长度的遮阳材料,使减光构造内渐低光环境满足驾驶人视觉适应性。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可靠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公路隧道交通安全设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公路隧道入口连续渐低光环境的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隧道入口处于两种行车环境的过渡段,晴朗白天驾驶人进入隧道时的照度变化会超过人眼动态适应的范围,驾驶人心理、生理负荷增大,交通安全风险很高,相关研究表明隧道入口段的事故率远高于其它隧道路段。
减光构造物被认为是在公路隧道入口实现均匀渐低光环境的有效途径。工程界已有很少量的公路隧道入口减光构造物,但型式多样、长度不一,经验性设计成分大。多年来,相关研究与工程实践开始探索隧道入口均匀渐低环境的实现方法,但尚无法系统支撑减光环境的科学设计,缺乏对隧道入口渐低光环境的基础问题的科学认知已严重制约各类减光构造物的有效应用,亟需探索建立公路隧道入口连续渐低光环境的实现方法,以支持人们对隧道入口“黑洞效应”的控制目标、控制手段的准确把握和科学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路隧道入口连续渐低光环境的实现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公路隧道入口连续渐低光环境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公路隧道入口“黑洞效应”影响范围内的始端计算位置进行视点照度测试,确定减光构造始端的视点照度设计参数Eout;
步骤2,由隧道入口加强照明末端位置至隧道洞口的暗适应时间,推算隧道洞口断面的照度数值并将其作为减光构造末端的视点照度设计参数Ein;
步骤3,确定减光构造的理论最小长度l:
其中,V为控制速度,km/h;
w为相邻0.2s前后位置视点照度比值的阈值,取1.7;
Eout为减光构造始端视点照度值,lux;
Ein为减光构造末端视点照度值,lux;
步骤4,根据隧道断面尺寸即隧道净宽、净高、限界净高和确定的理论最小长度l,在CAD中构建长度为2l的减光构造及隧道模型;
步骤5,将模型导入到Ecotect Analysis中进行光环境仿真,通过调整不同透光参数和长度的遮阳材料,使减光构造内渐低光环境满足驾驶人视觉适应性。
进一步的,视点照度的测试方法为:将照度计光度头置于驾驶人视点位置并与驾驶人视线方向保持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39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