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阶段波束形成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619033.2 | 申请日: | 2018-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13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 发明(设计)人: | I·比莱克;G·巴尔坎;S·维尔勒瓦尔;S·内德扎尔;I·夏皮尔波尔托安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S13/93 | 分类号: | G01S13/93;G01S13/931;G01S7/42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吴超;邓雪萌 |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一种在雷达系统中执行两阶段波束形成的系统和方法包括获得与被检测目标相关联的输入信号矢量x。所述方法还包括利用与矢量的每个元素相关联的k |
||
| 搜索关键词: | 阶段 波束 形成 | ||
【主权项】:
1.一种在雷达系统中执行两阶段波束形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得与被检测目标相关联的输入信号矢量x,其中所述矢量的每个元素与接收所述输入信号的不同天线元件相关联;利用与所述矢量的每个元素相关联的k1方位角θi和俯仰角
组合的第一集合来执行粗糙波束形成;在围绕用于所述矢量的每个元素的所述k1方位角θi和俯仰角
组合的子集的方位‑俯仰平面中选择选定区域;利用与所述矢量的每个元素相关联的k2方位角θi和俯仰角
组合的第二集合在所述选定区域中执行精细波束形成,其中所述k2方位角θi和俯仰角
组合的第二集合在所述方位‑俯仰平面中比所述k1方位角θi和俯仰角
组合的第一集合间隔更紧密;和基于精细波束形成,获得从每个天线元件到目标的到达方向的方位角和俯仰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61903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