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结构混凝土浇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13041.6 | 申请日: | 2018-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5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德山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6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浇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地下结构混凝土浇筑方法。它的浇筑方法:进行平面浇筑时,遵循从远到近、从下往上从向斜面结构向前推进式浇筑作业;在冬期施工施工时,要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要控制在10℃以上,浇筑后及时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墙体混凝土应分层浇筑,第一层混凝土浇筑高度控制在300mm左右,以后每次浇筑高度不应超过500mm,浇筑高度以按分层厚度用不同颜色油漆刷好的标尺竿控制;最后进行分层振捣。它严格控制地下水泥浇筑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以保证地下混凝土的结构的稳定性,同时规范了浇筑管道的固定方式和连接方法,以保证施工的绝对安全。 | ||
搜索关键词: | 浇筑 混凝土浇筑 地下结构 分层 地下混凝土 墙体混凝土 保温保湿 冬期施工 分层浇筑 高度控制 绝对安全 水泥浇筑 斜面结构 颜色油漆 工艺流程 第一层 推进式 入模 施工 振捣 标尺 混凝土 养护 保证 地下 | ||
【主权项】:
1.地下结构混凝土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流程:a、采用输送管输送混凝土时,应由远而近浇筑,同一区域内的混凝土,应按先竖向结构后水平结构的顺序,分层连续浇筑;即浇筑方向由一端向另一端采取斜面分层推进,一次从底到顶浇筑方法浇筑,浇筑时应先浇筑电梯基坑和集水坑,待其标高与板底标高一致后再浇筑大面积;b、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从一头浇筑严格控制浇筑间歇;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间歇时间不大于初凝时间,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并振捣棒下插前层混凝土50mm;电梯井、集水坑处底板混凝土提前浇筑一段时间,但要保证在初凝前浇筑电梯井、集水坑壁混凝土;c、根据泵送浇筑时自然形成一个坡度的实际情况,在每道浇筑带前后布置三条振捣棒,前道振捣棒布置在底排钢筋处和混凝土坡脚处,确保下部混凝土密实,后道振捣棒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振捣和密实;d、基础底板厚度为700mm,应采用斜面分层分段浇筑的方法,避免出现冷缝;可按1:6‑1:10斜面分层浇筑;浇筑中混凝土要摊铺均匀,坍落一致,并充分振捣使各层混凝土能形成一整体,使其收缩变形一致;e、振捣棒快插慢拔,在振捣过程宜将振捣棒略上下抽动,以便上下振动均匀;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f、基础外墙导墙混凝土浇筑至止水钢板(3mm厚、250mm高)的中部,浇筑顺序为先浇筑底板混凝土,在靠近外墙底板混凝土浇筑2‑3小时后,浇筑外墙导墙混凝土;g、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及时整理移位和变形的受力钢筋、定位筋、预埋件等,并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泌水;h、施工要注意防止表面混凝土收缩裂缝和温度裂缝,水平结构的混凝土表面,在初凝前2‑3小时开始实施抹压,要适时用木抹子抹平搓压、拍实,并整理钢筋位置;在混凝土终凝前2‑3小时再次对其表面进行二次抹压或多次抹压处理,使收缩裂缝、干缩裂缝闭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德山,未经孙德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61304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