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盲孔精加工用自动往复式电动珩磨杆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37196.6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3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章琳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琳璐 |
主分类号: | B24B33/02 | 分类号: | B24B33/02;B24B33/08;B24B47/12;B24B4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盲孔精加工用自动往复式电动珩磨杆,涉及电动工具技术领域。该珩磨杆包括珩磨主体、传动组件、驱动电机和控制模块;珩磨主体包括油缸筒体,油缸筒体内设有滑动活塞,滑动活塞的中部外侧套设有内磁环,滑动活塞的两端外侧套设有耐磨圈和密封圈,珩磨套包括珩磨套主体和研磨条,珩磨套主体的中部内侧设有外磁环;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优点是:本发明整体结构设计巧妙,通过油压控制油缸筒体内部的滑动活塞前后运动,并且在内外两组磁环之间很强的相互吸力下,当滑动活塞在油缸筒体内前后运动时,外部珩磨套主体做同步前后往复移动,实现珩磨套自转的同时,在盲孔内往复运动,达到自动高效珩磨盲孔的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珩磨 滑动活塞 盲孔 油缸筒 珩磨杆 自动往复式 传动组件 前后运动 传动件 精加工 密封圈 体内 吸力 整体结构设计 电动工具 控制模块 驱动电机 油缸筒体 油压控制 研磨 耐磨圈 内磁环 体内部 外磁环 自转 磁环 两组 外部 | ||
【主权项】:
1.一种盲孔精加工用自动往复式电动珩磨杆,其特征在于:包括珩磨主体、传动组件、驱动电机(1)和控制模块;所述珩磨主体包括油缸筒体(2),所述油缸筒体(2)呈圆筒状结构,且油缸筒体(2)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与其相适配的顶盖(3)和尾盖(4),所述油缸筒体(2)侧壁内分别设有第一进油口(5)和第二进油口(6),所述油缸筒体(2)内设有滑动活塞(7),所述滑动活塞(7)呈圆柱状结构,且滑动活塞(7)的中部外侧套设有内磁环(8),滑动活塞(7)的两端外侧套设有耐磨圈(9)和密封圈(10),所述密封圈(10)将耐磨圈(9)限位于密封圈(10)与内磁环(8)之间,所述滑动活塞(7)的两端还设有端盖(11),所述端盖(11)通过螺栓与滑动活塞(7)的端部连接,所述油缸筒体(2)的中部外侧套设有珩磨套,所述珩磨套包括珩磨套主体(12)和研磨条(13),所述珩磨套主体(12)呈中空的圆柱状结构,且珩磨套主体(12)的中部内侧设有外磁环(14),所述珩磨套主体(12)的侧面中部沿周向方向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研磨条(13)与环形凹槽相适配,且均布在环形凹槽内,研磨条(13)经烧结与珩磨套主体(12)连接在一起,所述外磁环(14)呈圆筒状结构,并套设在油缸筒体(2)外,所述外磁环(14)的两端设有自润滑轴承(15),所述自润滑轴承(15)套设在油缸筒体(2)外,并置于珩磨套主体(12)的两端内侧,所述珩磨套主体(12)的两端还设有限位环(16),所述限位环(16)通过螺栓与珩磨套主体(12)的端部连接;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件(17)和第二传动件(18),所述第一传动件(17)呈圆筒状结构,且第一传动件(17)置于珩磨套主体(12)后端的限位环(16)外,所述第一传动件(17)的后端内侧设有第一内长齿轮(19),所述第二传动件(18)呈圆筒状结构,并通过轴承(20)可转动的支承在尾盖(4)外,所述第二传动件(18)的前端外设有外齿轮(21),后端内侧设有第二内长齿轮(22),所述外齿轮(21)与第一内长齿轮(19)相啮合;所述驱动电机(1)设置在珩磨主体(12)的后端,且驱动电机(1)的电机轴向前设置,所述驱动电机(1)的电机轴端部设有驱动齿轮(23),所述驱动齿轮(23)与第二内长齿轮(22)相啮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琳璐,未经章琳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53719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