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腔腔壁冷凝和潜热利用耦合的海水淡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75622.8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81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峰;高继慧;马悦姝;李欣桐;张定国;薄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4 | 分类号: | C02F1/14;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6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内腔腔壁冷凝和潜热利用耦合的海水淡化装置。吸水布利用毛细力,通过吸水布将少量且定量的海水转移至固定位置,将光热转化所得到的一定热量集中供应给这部分海水,使其快速产生水蒸气,避免厚层海水及自然流动海水因对流和导热以及海水空间位置的转移而产生的较大的热损,从而实现热的高效利用;通过热量的转移和蒸汽发生位置与移动方向的定向,以薄铜板为分隔面,将光热转化和蒸汽的发生与冷凝进行分隔,避免蒸汽冷凝在自然太阳光输入方向所经过的双层玻璃封盖内表面,导致透光率明显降低;同时,将蒸汽的发生与冷凝集中在同一区域,通过对低温海水分布位置的设计,可实现少部分冷凝热的回收利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腔腔壁 冷凝 潜热 利用 耦合 海水 淡化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内腔腔壁冷凝和潜热利用耦合的海水淡化装置,包括隔热外框(1)、铜质内框(2)、支撑底板(3)、双层玻璃封盖(4)、薄铜板(5)、活性炭涂层(6)、吸水布(7)、聚乙烯薄膜(8)、入水口(9)、稳流缓冲腔(10)和冷凝腔(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炭涂层(6)设置在薄铜板(5)的上表面,吸水布(7)和聚乙烯薄膜(8)均设置为门字型结构,聚乙烯薄膜(8)设置在吸水布(7)上,薄铜板(5)的下端连接在聚乙烯薄膜(8)的上端,铜质内框(2)的上下两端均为开放状态,支撑底板(3)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矩形输水口,铜质内框(2)连接在支撑底板(3)上,铜质内框(2)下端的开放处与支撑底板(3)上设置的矩形输水口连通,吸水布(7)的上端连接在铜质内框(2)的上端,吸水布(7)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在铜质内框(2)的左右两端,铜质内框(2)与吸水布(7)之间形成冷凝腔(11),隔热外框(1)连接在支撑底板(3)的上端,双层玻璃封盖(4)连接在隔热外框(1)的上端,双层玻璃封盖(4)、隔热外框(1)和铜质内框(2)之间形成环形的稳流缓冲腔(10),支撑底板(3)的左端设置有入水口(9),入水口(9)与稳流缓冲腔(10)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47562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水淡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工业废水处理中的气浮脱析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