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腔腔壁冷凝和潜热利用耦合的海水淡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75622.8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81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峰;高继慧;马悦姝;李欣桐;张定国;薄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4 | 分类号: | C02F1/14;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6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腔腔壁 冷凝 潜热 利用 耦合 海水 淡化 装置 | ||
1.一种内腔腔壁冷凝和潜热利用耦合的海水淡化装置,包括隔热外框(1)、铜质内框(2)、支撑底板(3)、双层玻璃封盖(4)、薄铜板(5)、活性炭涂层(6)、吸水布(7)、聚乙烯薄膜(8)、入水口(9)、稳流缓冲腔(10)和冷凝腔(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炭涂层(6)设置在薄铜板(5)的上表面,吸水布(7)和聚乙烯薄膜(8)均设置为门字型结构,聚乙烯薄膜(8)设置在吸水布(7)上,薄铜板(5)的下端连接在聚乙烯薄膜(8)的上端,铜质内框(2)的上下两端均为开放状态,支撑底板(3)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矩形输水口,铜质内框(2)连接在支撑底板(3)上,铜质内框(2)下端的开放处与支撑底板(3)上设置的矩形输水口连通,吸水布(7)的上端连接在铜质内框(2)的上端,吸水布(7)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在铜质内框(2)的左右两端,铜质内框(2)与吸水布(7)之间形成冷凝腔(11),隔热外框(1)连接在支撑底板(3)的上端,双层玻璃封盖(4)连接在隔热外框(1)的上端,双层玻璃封盖(4)、隔热外框(1)和铜质内框(2)之间形成环形的稳流缓冲腔(10),支撑底板(3)的左端设置有入水口(9),入水口(9)与稳流缓冲腔(1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腔腔壁冷凝和潜热利用耦合的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质内框(2)与支撑底板(3)的连接处通过万能胶粘接连接密封橡胶垫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腔腔壁冷凝和潜热利用耦合的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外框(1)与支撑底板(3)的连接处通过万能胶粘接连接密封橡胶垫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腔腔壁冷凝和潜热利用耦合的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层玻璃封盖(4)与隔热外框(1)的连接处通过万能胶粘接连接密封橡胶垫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腔腔壁冷凝和潜热利用耦合的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层玻璃封盖(4)采用亚克力板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腔腔壁冷凝和潜热利用耦合的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水布(7)采用棉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腔腔壁冷凝和潜热利用耦合的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烯薄膜(8)为保鲜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562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水淡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工业废水处理中的气浮脱析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