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炉补底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460503.5 | 申请日: | 2018-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22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 发明(设计)人: | 高攀;李海波;郭玉明;赵晓东;张勇;尹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C5/44 | 分类号: | C21C5/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转炉冶炼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炉补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执行第一阶段补底过程,在第一阶段补底过程中,先向转炉内加入粒径范围为5~20mm的补炉料,接着摇炉3~5次,再进行烧结,烧结时间为5~10min,在烧结过程中控制单支底吹元件的底吹流量为100~150Nm3/h;执行第二阶段补底过程,在第二阶段补底过程中,先向转炉内加入粒径范围为1~5mm的补炉料,接着摇炉2~4次,再进行烧结,烧结时间为5~20min,在烧结过程中控制单支底吹元件的底吹流量为150~200Nm3/h;执行第三阶段补底过程,在第三阶段补底过程中,先向转炉内加入粒径范围为0.1~1mm的补炉料,接着摇炉1~3次,再进行烧结,烧结时间为10~30min,在烧结过程中控制单支底吹元件的底吹流量为200~250Nm3/h。本发明避免了补炉过程中底吹元件堵塞。 | ||
| 搜索关键词: | 烧结 转炉 底吹元件 烧结过程 补炉料 底吹 粒径 摇炉 转炉冶炼 补炉 堵塞 | ||
【主权项】:
1.一种转炉补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执行第一阶段补底过程,在所述第一阶段补底过程中,先向所述转炉内加入粒径范围为5~20mm的补炉料,接着摇炉3~5次,再进行烧结,其中,烧结时间为5~10min,在烧结过程中控制单支底吹元件的底吹流量为100~150Nm3/h;执行第二阶段补底过程,在所述第二阶段补底过程中,先向所述转炉内加入粒径范围为1~5mm的补炉料,接着摇炉2~4次,再进行烧结,其中,烧结时间为5~20min,在烧结过程中控制单支底吹元件的底吹流量为150~200Nm3/h;执行第三阶段补底过程,在所述第三阶段补底过程中,先向所述转炉内加入粒径范围为0.1~1mm的补炉料,接着摇炉1~3次,再进行烧结,其中,烧结时间为10~30min,在烧结过程中控制单支底吹元件的底吹流量为200~250Nm3/h;其中,所述补炉料中各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MgO:80‑95%,C:5‑10%:其它为杂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首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46050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