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强钢热轧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59471.7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1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波;胡学文;闻成才;何博;吴志文;杨永超;彭欢;王泉;林苏华;王二化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58;C22C38/48;C22C38/44;C22C38/46;C22C38/50;C22C38/06;C22C38/42;C22C38/54;C21D8/0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任晨晨 |
地址: | 243003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高强钢热轧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设计的超高强钢基板对化学成分、板形等有严格的要求,因此从成分设计、冶炼、轧制和开平四个关键环节从严控制。第一,采用适当的C、Si、Mn、P、S、Mo、V、Cr、Ni、Cu、Nb、B含量控制;第二,设计热连轧轧制、冷却工艺,综合微合金化、固溶强化和组织强化等方法,获得较为均匀的铁素体+细珠光体+少量贝氏体的复相组织,同时控制热轧板卷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和板形;第三,通过超纯净冶炼最大限度降低S和P的含量,减少硫化锰夹杂来提高韧性;第四,采用LF+RH双联工艺,严格控制钢中的H含量。第五,采用电磁搅拌和轻压下工艺严格控制钢坯的内部质量。 | ||
搜索关键词: | 超高强钢 轧制 热轧基板 板形 制备 冶炼 成分设计 电磁搅拌 复相组织 固溶强化 关键环节 含量控制 冷却工艺 热轧板卷 双联工艺 微合金化 细珠光体 贝氏体 超纯净 硫化锰 热连轧 铁素体 钢坯 基板 轻压 夹杂 | ||
【主权项】:
1.一种超高强钢热轧基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步骤为:1)铁水预处理;2)转炉冶炼;3)合金微调站;4)LF精炼;5)RH精炼;6)连铸;7)堆垛缓冷;8)热轧;9)横切开平;10)热轧基板成品;其特征在于,步骤8)所述热轧具体为:采用两机架可逆轧机粗轧,再进行7机架热连轧,最后进行轧制后层流冷却、卷取;在奥氏体再结晶区和未再结晶区多道次控制轧制,具体流程:1230~1260℃加热-1150~1180℃粗轧开轧-1070℃~950℃精轧开轧-950℃~840℃精轧终轧-780℃~600℃终止冷却并卷取;典型压下率:粗轧6道次:230,204,165,130,96.8,67,40.7mm;精轧7道次:40.7,29,19,12.5,8.5,6.8,5.8,5.0mm;精轧前中间坯开启保温罩进行保温;热连轧冷却方式:冷却水全关,侧喷水全部关闭;步骤9)所述横切开平具体方式为:采用1粗矫+2精矫的横切线;粗矫用于大压下,大变形,消除横向拱起;精矫用于完成曲率统一,消除残余应力,同时在钢板进行冷矫直时在1#精矫和2#精矫间形成张力控制,同时对于3~9mm的钢板精矫矫直辊径≤100mm有利于矫直,开平后横切板的不平度≤3mm/m;所述超高强钢热轧基板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化学成分:碳0.10~0.30%、硅:≤0.40%、锰:0.60~1.60%、磷:≤0.015%、硫:≤0.0015%、铌:0.010~0.050%、铬:0.010~0.50%、钼:0.010~0.90%、钒:0.010%~0.10%、钛:0.010~0.040%、铝:0.015~0.040%、镍:0.0025~0.40%、铜:0.0025~0.40%、钙:0.0010~0.0050%、硼:0.0010~0.0030%,氮:≤0.006%、氧:≤0.004%、氢:≤0.00020%、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45947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热轧型钢导卫横梁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铸轧TRIP钢薄带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