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计算机多维空间的数学建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85080.5 | 申请日: | 2018-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3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马庆;赵增辉;徐强;范德源;赵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16 | 分类号: | G06F1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计算机多维空间的数学建模方法,具体涉及数学建模技术领域。其解决了现有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建模时,需要涉及大量的计算与专业知识,操作及其繁琐,难以掌握的不足。方法具体包括:通过计算机采集系统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离散;根据离散数据进行模型假设、确定空间维数、将多维空间的各个维度数据分别填入行列式;通过线性代数理论将行列式简化,并建立函数关系;将离散数据带入函数中进行校验运算;如果校验的误差过大,则返回步骤四重新建立函数关系;如果重试达到规定次数,则返回重新确定合适的空间维数;简化各个维度间的数学关系,使各个维度单个线性化。 | ||
搜索关键词: | 多维空间 数学建模 维度 函数关系 空间维数 离散数据 计算机采集系统 计算机技术 采集数据 模型假设 数学关系 线性代数 校验运算 重新建立 重新确定 专业知识 校验 线性化 返回 计算机 建模 填入 重试 分析 | ||
【主权项】:
1.一种利用计算机多维空间的数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通过计算机采集系统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离散,计算机采集系统包括硬件单元和软件单元,计算机采集系统根据采样定理和系统指标确定采样周期,采样周期确定后进行计算机采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功能分配,确定计算机采集系统的配置方案;步骤二:根据离散数据进行模型假设、确定空间维数、将多维空间的各个维度数据分别填入行列式;假设模型对应的矩阵为A,先求出矩阵A的特征值,对应于每个特征值解方程组|λE‑A|=0, 每个方程组的解都是对应特征值的一个特征向量空间,解的维数即为多维空间的维数,解的基为多维空间的基行列;步骤三:通过线性代数理论将行列式简化,并建立函数关系;步骤四:将步骤一中的离散数据带入函数中进行校验运算;步骤五:如果步骤五中校验的误差过大,则返回步骤四重新建立函数关系;步骤六:如果重试达到规定次数,则返回步骤二,重新确定合适的空间维数;步骤七:简化各个维度间的数学关系,使各个维度单个线性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38508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毛竹林分胸径分布的估算方法
- 下一篇:基于语义计算的中值选取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