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豆抗炸荚主效QTLqPD05及其定位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75333.0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15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邱丽娟;韩德志;韩佳楠;闫洪睿;苏伯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6869;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大豆抗炸荚主效QTLqPD05及其定位方法和应用,属于QTL定位、分子标记开发以及在大豆品种资源基因型鉴定及育种选择等方面的利用领域。大豆抗炸荚主效QTL被定位在大豆第5号染色体上,物理位置为40448596‑40703417之间。大豆抗炸荚主效QTL的定位方法,利用SLAF‑seq测序技术,在大豆全基因组水平上筛选SLAF标记,发掘本群体中与炸荚相关的QTLs。利用炸荚大豆和抗炸荚大豆为亲本的RIL7群体为材料,构建覆盖大豆全基因组的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对该群体的抗炸荚性状进行QTL定位,获得和抗炸荚相关的QTLs,除此之外,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以及确定本群体特有的炸荚相关的新的QTLs,为大豆有效的QTL定位提供了参考。 | ||
搜索关键词: | 大豆 主效QTL 群体 构建 主效 全基因组水平 遗传连锁图谱 基因型鉴定 测序技术 大豆品种 分子标记 全基因组 物理位置 遗传图谱 育种选择 染色体 亲本 性状 应用 筛选 参考 覆盖 开发 | ||
【主权项】:
1.用于大豆抗炸荚主效QTLqPD05的分子标记的扩增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效QTL被定位在大豆第5号染色体上,物理位置在40448596‑40703417之间;所述40448596‑40703417的遗传距离为29.653~30.04cM;所述分子标记的扩增引物包括正向引物和反向引物;所述正向引物具有如序列表中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所述反向引物具有如序列表中SEQ ID 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37533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