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表面等离激元-光-电混合传导纳米异质结构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87105.0 | 申请日: | 2018-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9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阳;张彤;王善江;薛小枚;周桓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5/00 | 分类号: | G02B5/00;G02B6/122;G02B6/124;G02B6/13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33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表面等离激元‑光‑电混合传导纳米异质结构及制备方法,该结构包括:激励光源(1),半导体纳米结构阵列(2),二维表面等离激元微纳结构(3),亚波长等离极化激元导波(4),出射光波(5),一维表面等离激元微纳结构(6),导线(7),金属电极(8),导电基底(9),探针分子(10),原子力显微导电探针(11)和电压源(12);该方法通过控制金属基底上游离金属离子、空气、水氧实现分布及密度可控的半导体晶种,实现晶种的高度一致化控制,接着通过续生长来严格控制半导体结构的长径比与分布。为研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各种新奇效应提供了新的纳米光学平台。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等离激元 纳米异质结构 微纳结构 电混合 晶种 传导 制备 半导体纳米结构 半导体结构 导电探针 等离激元 二维表面 高度一致 激励光源 极化激元 金属电极 金属离子 纳米光学 探针分子 光波 长径比 导电基 电压源 金属基 可控的 亚波长 原子力 出射 导波 水氧 显微 半导体 上游 生长 研究 | ||
【主权项】:
1.一种表面等离激元‑光‑电混合传导纳米异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激励光源(1),半导体纳米结构阵列(2),二维表面等离激元微纳结构(3),亚波长等离极化激元导波(4),出射光波(5),一维表面等离激元微纳结构(6),导线(7),金属电极(8),导电基底(9),探针分子(10),原子力显微导电探针(11)和电压源(12);其中,半导体纳米结构阵列(2)位于二维表面等离激元微纳结构(3)的上表面或位于一维表面等离激元微纳结构(6)的外表面,且形成紧密的肖特基接触,激励光源(1)垂直照射在二维表面等离激元微纳结构(3)的上表面或一维表面等离激元微纳结构(6)的外表面;探针分子(10)位于半导体纳米结构阵列(2)表面,亚波长等离极化激元导波(4)在二维表面等离激元微纳结构(3)或一维表面等离激元微纳结构(6)表面传播,出射光波(5)位于半导体纳米结构阵列(2)尖端;在二维表面等离激元微纳结构中,电压源(12)的输入端通过导线(7)与原子力显微导电探针(11)连接,电压源(12)的输出端通过导线(7)与导电基底(9)连接;在一维表面等离激元微纳结构中,电压源(12)的输入端与导电基底(9)连接,电压源(12)的输出端与金属电极(8)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18710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充气气膜的空间可变焦距的透镜
- 下一篇:一种电磁波准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