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材料微桥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166632.3 | 申请日: | 2018-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81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 发明(设计)人: | 苟君;牛青辰;王军;蒋亚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81B3/00 | 分类号: | B81B3/00;B81C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徐金琼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材料微桥结构,涉及室温下太赫兹探测阵列成像技术领域,包括衬底和驱动电路层,驱动电路层上设有电路接口,还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底层金属薄膜、中间介质层、电极层、热敏薄膜层、钝化层和顶层金属薄膜;所述中间介质层包括桥面、桥腿和桥柱;底层金属薄膜的一部分位于桥面下方,另一部分位于桥柱下方,位于桥面下方的金属薄膜与驱动电路层之间形成空腔;电极层与电路接口连接,电极层的中央形成凹陷部分;热敏薄膜层的底部通过所述凹陷部分与中间介质层接触。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超材料微桥结构容易产生形变、制备工艺复杂的问题,同时进一步提高器件的热响应速率。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材料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超材料微桥结构,包括衬底(10)和驱动电路层(20),驱动电路层(20)上设有电路接口(2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在驱动电路层(20)上的底层金属薄膜(40)、中间介质层(50)、电极层(60)、热敏薄膜层(70)、钝化层(80)和顶层金属薄膜(90);所述中间介质层(50)包括桥面、桥腿和桥柱,中间介质层的桥腿部分位于驱动电路层(20)上方;底层金属薄膜(40)的一部分位于桥面下方,另一部分位于桥柱下方,位于桥面下方的底层金属薄膜与驱动电路层(20)之间形成空腔,位于桥柱下方的金属薄膜与电路接口(21)连接;电极层(60)与电路接口(21)连接,电极层(60)的中央形成凹陷部分;热敏薄膜层(70)的底部通过所述凹陷部分与中间介质层(50)接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16663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