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立体车库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31482.4 | 申请日: | 2017-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99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 发明(设计)人: | 刘雨青;王文杰;曹守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H6/08 | 分类号: | E04H6/08;E04H6/10;E04H6/20;E04H6/4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 地址: | 2013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自动车库包括多层车库、接车平台和取车平台;其中,多层车库的第一层为人行道层,第二层为车库控制层,在第二层开设接车位和取车位,第二层以上为开设若干个停车位的停车层;接车平台由第一组驱动装置驱动,可在接车位和停车位之间移动和停止;取车平台由第二组驱动装置驱动,可在取车位和停车位之间移动和停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立体空间内增加车位,百分之百的增加上层停车位,无需预留避让空间而消费宝贵的停车空间,解决了车位难找的问题,同时,设计可以依据建筑物的特点实现灵活配置资源,从而能使其在应用时更加灵活、人性化和便捷化。 1 | ||
| 搜索关键词: | 车位 停车位 全自动立体车库 本实用新型 多层车库 驱动装置 取车 全自动车库 驱动 车库控制 立体空间 灵活配置 停车空间 第一层 人性化 停车层 移动 避让 人行道 预留 建筑物 上层 灵活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全自动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自动立体车库包括多层车库、接车平台和取车平台;
其中,多层车库的第一层为人行道层,第二层为车库控制层,在第二层开设接车位和取车位,第二层以上为开设若干个停车位的停车层;
接车平台由第一组驱动装置驱动,可在接车位和停车位之间移动和停止;
取车平台由第二组驱动装置驱动,可在取车位和停车位之间移动和停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车位和所述的第一层之间安装第一斜坡道,或在所述取车位和所述的第一层之间安装第二斜坡道;汽车沿第一斜坡道从所述第一层开到所述接车位,或汽车从取车位沿第二斜坡道开到所述的第一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车位和所述取车位的底部安装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包括本体、履带、三角连接板、主动轮、从动轮和滚轮;履带封闭环绕在本体的外周侧,在本体和履带之间设有三角连接板、主动轮、从动轮和滚轮;其中,三角连接板安装在本体的顶部,滚轮安装在本体的底部,主动轮和从动轮各安装在本体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包括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在所述接车位的底部安装第一传送带,或在所述取车位的底部安装第二传送带;第一传送带驱动所述汽车在所述接车平台上移动,或第二传送带驱动所述汽车在所述取车平台上移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驱动装置包括带驱动源的第一滑台丝杠传动装置和第二滑台丝杠传动装置;其中,第一滑台丝杠传动装置驱动接车平台沿垂直方向移动,第二滑台丝杠传动装置驱动接车平台沿着水平方向移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驱动装置包括带驱动源的第三滑台丝杠传动装置和第四滑台丝杠传动装置;其中,第三滑台丝杠传动装置驱动接车平台沿垂直方向移动,第四滑台丝杠传动装置驱动接车平台沿水平方向移动。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停车位上还设有防护挡板,防护挡板与所述停车位的本体之间铰链连接,并与所述停车位的本体之间有0°至180°的翻转范围。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自动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位上设有定位传感器,当停车位上有车时,定位传感器将感应信号传输给控制系统。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自动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采集包括报警设备、光写定位仪器、信号接收模块、电源模块、监控设备、显示器和无线数据发送模块的信号,或所述控制系统输出控制信号给电机驱动器;所述控制系统与报警设备、光写定位仪器、信号接收模块、电源模块、监控设备、显示器、无线数据发送模块、电机驱动器之间电性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自动立体车库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之间的人行楼梯和人机交互系统,车主通过手机APP或人机交互系统来控制接车平台和取车平台的移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1331482.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