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面双栅氧化物薄膜晶体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863530.8 | 申请日: | 2017-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03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L29/786 | 分类号: | H01L29/786;H01L29/51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平面双栅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薄膜晶体管自下而上依次包括衬底、过渡层、栅电极层、电解质栅介质层、半导体有源层、源电极/漏电极,源电极和漏电极相对设置于半导体有源层上方;栅电极层由两个栅电极组成,两个栅电极相对设置于过渡层的上方;栅电极与源电极/漏电极设置的方向相同;源电极/漏电极位置位于两个栅电极两侧;电解质栅介质层采用具有双电层效应的电解质材料。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两个栅极的偏压可调控TFT器件的电特性;两个栅极可同时作为控制栅和信号栅使用,使电路简化;本具有低功耗、电特性可动态调控、低成本等优势,有利于在柔性化、便携式、移动式、可穿戴式等低功耗电子产品领域得到实际应用。 | ||
| 搜索关键词: | 平面 氧化物 薄膜晶体管 | ||
【主权项】:
一种平面双栅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自下而上依次包括衬底、过渡层、栅电极层、电解质栅介质层、半导体有源层、源电极/漏电极,所述源电极和漏电极相对设置于所述半导体有源层上方;所述栅电极层由两个栅电极组成;所述两个栅电极相对设置于过渡层的上方;所述两个栅电极与源电极/漏电极的长度方向平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086353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