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多功能隧道变形测量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8439.0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7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红利 |
主分类号: | G01B11/16 | 分类号: | G01B11/16;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新型多功能隧道变形测量机器人,包括湿度传感器、滚轮、蓄电池、变频电机、转轴、支座、射频识别技术设备、红外线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履带、云处理设备、无线传输技术模块、MCU‑32型数据采集器、手机或电脑终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多功能隧道变形测量机器人,数据检测时不受烟雾、光线的影响,检测数据准确,在隧道内移动方便等优点,克服了现有的隧道变形测量设备,因隧道内光线差、烟雾大、灰尘多,对监测的数据信息有很大的误差,对施工的安全产生很大的影响的问题,本装置市场潜力大,可以在市场上进行推广。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多功能 隧道 变形 测量 机器人 | ||
【主权项】:
新型多功能隧道变形测量机器人,包括:湿度传感器、滚轮、蓄电池、变频电机、转轴、支座、射频识别技术设备、红外线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履带、云处理设备、无线传输技术模块、MCU‑32型数据采集器、手机或电脑终端,其特征在于:新型多功能隧道变形测量机器人的滚轮上设有履带,两侧滚轮通过转轴连接,转轴的中部连接变频电机,在履带的上方设有支座,在支座的左侧设有蓄电池,蓄电池为测量机器人中的用电元件提供电能,同时支座上设有射频识别技术和红外线传感器,在红外线传感器的后方设有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云处理设备、无线传输技术模块和MCU‑32型数据采集器均设在支座上,在系统中,还设有手机或电脑终端,云处理设备控制射频识别技术设备开始工作,利用射频方式进行双向通信并交换数据,由发射机发射信号,当射到施工人员身上时,将施工人员的检测信号发射回接收机,用于检测隧道中施工人员的具体位置,可以在发生危险时,及时的进行人员的召回和做紧急避险安排,射频识别技术设备不受烟雾、灰尘和光线的影响,检测效果精确无误;红外线传感器用于检测隧道内岩层是否变形或塌陷,红外线传感器利用光发射出去到再次接收到光信号的总时间来检测,将检测信号传输给MCU‑32型数据采集器,MCU‑32型数据采集器将信号整理后传输给云处理设备,与系统参考值比较分析,看隧道内是否发生形变;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湿度信号和温度信号传输给MCU‑32型数据采集器,MCU‑32型数据采集器将信号整理后传输给云处理设备,由云处理设备分析判断,分析隧道内的结构环境是否受到地下水的影响导致湿度较大,或地质表面温度过高不适合施工;各类传感器检测的信号均经无线传输技术模块先传输给MCU‑32型数据采集器,经MCU‑32型数据采集器整理后在无线传输技术模块的作用下,传输给云处理设备,进行分析判断,云处理设备同时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模拟生成图像,并将图像信息经无线传输技术模块传输给手机或电脑终端中,便于操作人员可以对隧道内的情况及时的掌握与分析,保证施工的高效与安全;系统中信息数据的传输靠无线传输技术模块来实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红利,未经张红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018843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