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多色荧光/超声多模态造影剂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55842.6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65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戴志飞;张晓婷;刘仁发;汤洁;岳秀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9/00 | 分类号: | A61K49/00;A61K4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象新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0 | 代理人: | 苏爱华 |
地址: | 10087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多色荧光/超声双模态造影剂,涉及这类双模态造影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肿瘤及转移淋巴结诊断方面的用途。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多色荧光/超声双模态造影剂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膜成份包括用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的一系列荧光染料、各种常规磷脂以及用于稳定的表面活性剂,内腔包载用于超声成像的惰性气体或液体,该双模态造影剂可对肿瘤进行荧光和超声成像。此外,利用荧光染料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在单一波长激发光的照射下,通过调控荧光染料的比例可以改变发射光的信号,对不同的淋巴结进行区分,可为临床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荧光 共振 能量 转移 多色 超声 多模态 造影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多色荧光/超声双模态造影剂,其特征在于该造影剂的壳层是由脂质单分子层构成,其组成同时包括:用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一系列荧光染料、各类常规磷脂以及用于稳定的表面活性剂,微泡内包载惰性气体或液体,荧光染料可以和常规磷脂以及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共同自组装形成纳米尺寸的微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45584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