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F精炼炉生产低碳低硫钢防增碳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23645.6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30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曹余良;朱宁;周贺贺;吴国平;聂真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6 | 分类号: | C21C7/06;C21C7/064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地址: | 21003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是一种LF精炼炉生产低碳低硫钢防增碳方法,LF炉待处理工位钢包底吹流量控制初始为45‑55NL/min,钢水到工作位将炉盖盖好后,钢包底吹流量控制为150‑200NL/min;钢包顶渣加入0.20‑0.25Kg/t钢铝丝进行渣脱氧,同时钢水中喂入1.0‑1.5m/t钢铝线进行钢水脱氧;下电极处理过程,钢包底吹流量控制为250‑400NL/min,钢包顶渣总渣量控制在12‑14Kg/t钢;分批次向渣面加入铝丝,每批次加入量0.12‑0.15Kg/t钢铝丝进行造渣;钢包底吹流量控制为150‑200NL/min。本发明可以使整个LF精炼炉冶炼过程增碳含量稳定控制在0.015%以内,冶炼终点成分控制稳定精确,钢水纯净度满足高品质钢水的要求,降低了改判率,提高经济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流量控制 底吹 钢包 钢水 增碳 低碳低硫钢 钢包顶渣 钢铝 铝线 钢水纯净度 成分控制 处理工位 钢水脱氧 含量稳定 冶炼过程 冶炼终点 高品质 工作位 炉盖盖 下电极 总渣量 脱氧 铝丝 喂入 造渣 渣面 生产 | ||
【主权项】:
1.一种LF精炼炉生产低碳低硫钢防增碳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㈠LF炉待处理工位:钢水到LF炉处理工位后,观察钢水化渣情况,在停靠位,钢包底吹流量控制初始为45‑55NL/min,2分钟后如果氩气上不来可调大为95‑105NL/min,再过2分钟后如仍无效果,则需尽快开到工作位破渣后测温,停靠位禁止打开旁通破渣,禁止钢水裸露;㈡LF炉处理前期:钢水到工作位将炉盖盖好后,钢包底吹流量控制为150‑200NL/min;化渣阶段,初渣结壳严重,埋弧效果差,采用弧长最短的供电模式;下电极处理2‑3min后,停止供电,底吹流量不变,观察炉内底吹实际效果,并测温,根据化渣情况判断是否现在加入石灰;钢包顶渣加入0.20‑0.25kg/t钢铝丝进行渣脱氧,同时钢水中喂入1.0‑1.5m/t钢铝线进行钢水脱氧,确保前期渣中(TFe)重量百分比≤1.50%,钢水[Als] 重量百分比≥0.015%;㈢LF炉处理中期:此阶段防止钢水冲刷电极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动力学条件进行搅拌脱硫合金化,下电极处理过程,钢包底吹流量控制为250‑400NL/min,当钢包顶渣形成白后,钢水温度大于1600℃,停止供电,钢包底吹流量控制为500‑600NL/min,进行大搅拌深脱硫;造渣脱硫合金化阶段,渣也具有还原性,埋弧效果较好,采用长弧的供电模式,提高热效率,进行快速升温脱硫合金化;此阶段需保持渣的还原性和流动性,每次取样时,观察渣面情况,分批次加入石灰和萤石,石灰加入量每批次小于2 kg/t钢,萤石加入量每批次小于0.60 kg/t钢,钢包顶渣总渣量控制在12‑14kg/t钢;根据生产节奏分3~4批次向渣面加入铝丝,每批次加入量0.12‑0.15kg/t钢铝丝进行造渣;㈣LF炉处理末期:根据生产节奏,进行温度微调,采用长弧的供电模式,钢包底吹流量控制为150‑200NL/mi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42364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