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联动大操纵角的前轮转弯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40073.5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65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雷驰;刘远平;许杰;安涛;方勇;范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25/50 | 分类号: | B64C25/5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610091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航空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双联动大操纵角的前轮转弯机构。该机构的特征是:将两个推拉式作动筒通过中继安装的方式叠加,使得转动角度大大增加。采用作动筒(5)整体推动安装有次级作动筒(2)的上套筒(3)和下套筒(7),实现第一阶段的转动,当初级作动筒(5)达到极限位置后,次级作动筒(2)可继续推动输出套筒(4)运动,实现第二阶段运动。初级作动筒(5)和次级作动筒(2)可分别运动,其中不动的作动筒通过液压油锁、机构自锁或电动锁相装置实现止动并传载。同时,双作动筒可以提供余度,提高可靠性。采用该机构能够实现大动力的前转弯,能够实现舰载型飞机、民用飞机对于前轮动力大转弯角的需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动 操纵 前轮 转弯 机构 | ||
【主权项】:
1.一种双联动大操纵角的前轮转弯机构,由支柱(1)、次级作动筒(2)、上套筒(3)、驱动套筒(4)、初级作动筒(5)、连接轴(6)、下套筒(7)、扭力臂(8)、活塞杆(9)、轮胎(10)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转弯机构由三个转动套筒重叠安装形成,并由次级作动筒(2)和初级作动筒(5)完成动力转向运动;三个转动套筒上套筒(3)、驱动套筒(4)、下套筒(7)按顺序套在支柱(1)上,其中上套筒(3)和下套筒(7)由连接轴(6)连接在一起;驱动套筒(4)为力输出套筒,其与扭力臂(8)连接,从而将转动力矩传递给机轮轮胎(10);次级作动筒(2)通过耳轴安装在上套筒(3)和下套筒(7)之间并随上套筒(3)和下套筒(7)一并联动;初级作动筒(5)安装在支柱(1)的支臂上;初级作动筒(5)的活塞杆通过连接轴(6)与上套筒(3)、下套筒(7)相连,并驱动上套筒(3)、下套筒(7)、连接轴(6)、次级作动筒(2)一并旋转联动;同时次级作动筒(2)的活塞杆与驱动套筒(4)相连,并直接迫使驱动套筒(4)进行旋转。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34007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飞机制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人机防撞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