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识别两口井间高渗条带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57817.X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22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古家青;李少华;王艺博;王军;于金彪;史敬华;何维领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7/05 | 分类号: | G06T17/05;G06T17/3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地址: | 434023***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识别两口井间高渗条带的方法及系统,建立岩相模型、孔隙度模型和渗透率模型;利用Petrel建模软件的连通体计算模块,判断两口井之间是否存在与两口井同时连通的有效储层;如果两口井之间存在连通的有效储层,利用单个网格的预设参数的下限值对网格进行筛选,得到高渗网格,高渗网格组成高渗条带连通体;利用Petrel建模软件的连通体功能模块验证筛选出的高渗条带连通体是否与两口井均连通。有益效果:用基于三维模型对高渗区域进行表征的方法,可以直观的显示筛选结果,自动化程度高,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可展现与两口井或多口井相连通的高渗条带的展布情况,为油田开发提供较合理的决策依据,为对高渗条带的封堵提供决策依据。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识别 两口井间高渗 条带 方法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识别两口井间高渗条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建立岩相模型、孔隙度模型和渗透率模型;S2、利用Petrel建模软件的连通体计算模块,判断两口井之间是否存在与两口井同时连通的有效储层;S3、如果两口井之间存在连通的所述有效储层,利用单个网格的预设参数的下限值对网格进行筛选,得到高渗网格,所述高渗网格组成高渗条带连通体;S4、利用Petrel建模软件的连通体功能模块验证筛选出的所述高渗条带连通体是否与两口井均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157817.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