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级变速器用金属元件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81395.2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04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隅田聡一朗;矢崎彻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1D35/00 | 分类号: | B21D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马爽;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东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级变速器用金属元件的制造方法,旨在在利用模具来压制制造后表面具备凹部的金属元件时,使金属元件的板厚均匀化,并且降低压制负载。金属元件原材料(23’)的倾斜面对应部(30’)与模具(47、49)的倾斜面成形部(47b、47c)是彼此平行且无间隙地抵接。因此不仅能够将使金属元件(23)成形所需的压制负载抑制为最小限度而提高模具(47、49)的耐久性,而且由于在金属元件(23)的耳部(26)及主体部(24)这两者的后表面通过借助模具(47、49)的压制加工而形成有凹部(24a、26a),因此通过调整两凹部(24a、26a)的大小来改变模具(47、49)径向内外的压制负载的分配,能够防止模具的倾斜而减少金属元件(23)径向内外的板厚差。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元件 模具 压制 凹部 无级变速器 后表面 制造 彼此平行 负载抑制 最小限度 板厚差 成形部 均匀化 倾斜面 主体部 板厚 成形 抵接 耳部 分配 加工 | ||
【主权项】:
1.一种无级变速器用金属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使用模具(47、49)来对具有固定剖面的带板状的金属元件原材料(23')进行压制加工及冲压加工,从而制造金属元件(23),所述金属元件(23)包括:一对环槽(27),供一对金属环(22)嵌合;颈部(25),位于所述一对环槽(27)间;耳部(26),与所述颈部(25)的径向外侧相连;以及主体部(24),与所述颈部(25)的径向内侧相连,且形成有支撑所述金属环(22)的内周面的鞍座面(28),在所述主体部(24)的前表面形成有:锁定边缘(29),重合于所述鞍座面(28)的前缘且朝左右方向延伸;以及倾斜面(30),从所述锁定边缘(29)朝径向内侧且后方延伸,所述金属元件原材料(23')的倾斜面对应部(30')与所述模具(47、49)的倾斜面成形部(47b、47c)是彼此平行且无间隙地抵接,在所述金属元件(23)的所述耳部(26)及所述主体部(24)这两者的后表面,通过借助所述模具(47、49)的压制加工而形成有凹部(24a、24b、26a),在通过所述模具(47、49)而压制加工的所述金属元件原材料(23')的颈部对应部(25')的前表面或后表面,预先形成原材料凹部(3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08139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电冲压生产工艺
- 下一篇:轨道交通用e型弹条自动化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