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酸锶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28082.0 | 申请日: | 2017-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15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碧燕 |
主分类号: | C01F11/18 | 分类号: | C01F1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酸锶及其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天青石和原煤粉碎送入料仓;料仓中的原料送入回转窑形成粗制硫化锶;将粗制硫化锶球磨成粉料;浸取;精制,除去浸取液中的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化合生成碳酸锶沉淀和硫化钠混合物,过滤分离;对过滤分离所得的碳酸锶进行洗涤、打浆、烘干、粉碎,得到碳酸锶颗粒;冷却装置对碳酸锶颗粒进行冷却,包装,得到最终的碳酸锶产品;本发明提高了生产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碳酸 及其 生产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碳酸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0:称取80‑150kg天青石、20‑30kg原煤,放进粉碎机粉碎15~20min后,送入料仓;S200:料仓中的原料通过振荡给料器与输送装置送入回转窑,经回转窑焙烧后形成粗制硫化锶;所述振荡给料器包括呈簸箕状的料槽,料槽从后部向前部逐渐收窄以形成出料口,输送装置位于出料口下方,料槽的后部通过两根弹簧悬吊固定,出料口通过两个可伸缩的液压杆悬吊固定,在料槽的下方设置有两个与料槽抵接的偏心轮,偏心轮位于料槽的后部,偏心轮固定于第一轴上,第一轴的两端可以通过轴承座固定支撑,第二轴与第一轴相互垂直设置,第一轴与第二轴通过蜗轮蜗杆结构相连,蜗轮蜗杆结构包括固定于第一轴上的蜗轮与固定于第二轴上的蜗杆,蜗轮与蜗杆啮合;.输送装置包括承托辊、防冲击机构、输送带和防尘器,承托辊用于承托输送带,防冲击机构由多个密集排布的防冲击辊组成,防冲击辊之同的间距小于承托辊之同的间距,防尘器位于输送带的下方,防尘器呈漏斗形,其上部具有较大的开口部,下部具有较小的集尘口,承托辊的端部位于开口部之上;S300:通过球磨机将粗制硫化锶球磨成粉料;S400:浸取,获得含锶离子的浸取液;浸取由浸取装置完成,浸取装置包括外槽与位于外槽中可吊出的浸取罐,浸取罐的罐底设置有可开启的底盖;S500:精制,除去浸取液中的杂质;S600:加入碳酸钠溶液,化合生成碳酸锶沉淀和硫化钠混合物,经板框过滤分离;其中,所述碳酸钠溶液是通过如下步骤获得:用钠盐与碳酸氢铵反应,产生的碳酸氢钠经分离、洗涤、脱水和煅烧后,得到碳酸钠,再将碳酸钠与水配置成碳酸钠溶液;S700:对过滤分离所得的碳酸锶进行洗涤、打浆、烘干、粉碎,得到碳酸锶颗粒;其中,碳酸锶烘干是采用碳酸锶直烧烘干装置进行烘干的,碳酸锶直烧烘干装置包括炉壁、中心火筒、腔体、回烟管和回转窑转筒,所述中心火筒的后端设置有出火孔,所述中心火筒与腔体之间通过出火孔连接,所述中心火筒的前端设置有烧嘴,所述烧嘴的一端与中心火筒之间通过紧固连接装置连接,所述烧嘴上设置有喷气管,所述烧嘴的外侧设置有喷气管保护罩和煤气调节阀,所述炉壁的上端设置有出气孔,所述炉壁的下端设置有尾气处理装置;S800:冷却装置对碳酸锶颗粒进行冷却,包装,得到最终的碳酸锶产品;冷却装置包括进料口、塔身、出料口和中空的转轴,进料口通过肩部与塔身相连,肩部上开设有多个排气孔,塔身的下端逐渐收窄形成所述出料口,转轴位于塔身内,转轴从进料口穿出,与上方的驱动电机相连,转轴的底端设置有多个臂,臂也为空心结构,其与转轴内部相通,在臂上设置有多个朝向下方的出气孔,在转轴上靠近进料口处固定有一圆盘,圆盘与臂可随转轴一起转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碧燕,未经公碧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02808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温制备氧化铝超细球形粉体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颗粒碳酸铈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