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箱型柱、梁制作工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23377.9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7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王创军;高磊;资红岗;郭静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建投机械制造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00***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有效的减少焊接变形、降低后期矫正成本的箱型柱、梁制作工法。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箱型柱、梁制作工法,包括A、号料;B、划线;C、下料;D、坡口加工;E、主体装配;F、端板装配;G、除锈上漆。本发明通过合理的焊接顺序和焊接方式有效的减少了变形,减少了后期矫正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箱型柱 制作 | ||
【主权项】:
箱型柱、梁制作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号料:材料到货后,根据板面幅宽确定放线方向,确定损耗最小的划线方案;B、划线:划线采用弹线法出线;C、下料:采用半自动切割机下料,切割由板边开始;D、坡口加工;E、主体装配:将两个侧板(2)和底板(1)在组立工装上进行组装,底板(1)水平放置,侧板(2)保持与底板(1)垂直放置在底板(1)两侧,底板(1)与侧板(2)间隙为0‑2mm;底板(1)的两侧在坡口加工阶段形成朝上的40‑50度单面坡口,且设2‑4mm钝边;组装完成后,在两个侧板(2)之间加装若干支撑杆(6)以控制变形;利用两个焊机(7)沿主体长度方向同步对两个侧板(2)与底板(1)进行焊接,侧板(2)与底板(1)连接处形成单面角焊缝;然后在节点位置组装方形的节点筋板(5),节点筋板(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节点筋板(5)分别位于节点位置的两端,节点筋板(5)在坡口加工阶段于底边和侧边上形成40‑50度的双面V型坡口,于顶边上形成40‑50度的朝向节点位置外的单面坡口;组装完成后,利用两个焊机(7)同步将节点筋板(5)的两侧边与侧板(2)焊接,待自然冷却后再将节点筋板(5)的底边与底板(1)焊接,节点筋板(5)的侧边与侧板(2)连接处、底边与底板(1)连接处均形成双面角焊缝;接着在两侧板(2)内侧组装好用于托起盖板的衬板,然后组装盖板,盖板与侧板(2)间隙为2‑3mm;盖板的两侧在坡口加工阶段形成朝下的40‑50度单面坡口,且设2‑4mm钝边;盖板包括与节点处相对应的第一盖板(3)和与余下部分相对应的第二盖板(4),先组装并焊接第一盖板(3),利用两台焊机(7)沿主体长度方向同步对两个侧板(2)与第一盖板(3)进行焊接;接着利用焊机(7)对第一盖板(3)与节点筋板(5)的顶边进行焊接;然后组装第二盖板(4),第一盖板(3)和第二盖板(4)之间预留2‑3mm的对接缝,第一盖板(3)和第二盖板(4)在坡口加工阶段于对接缝两侧的边上形成朝上的30度单面坡口;利用两台焊机(7)沿主体长度方向同步对两个侧板(2)与第二盖板(4)进行焊接;每道焊接在上一道自然冷却后再进行,盖板与节点筋板(5)的顶边连接处、盖板与侧板(2)连接处均形成单面角焊缝;最后焊机(7)在对接缝处将第一盖板(3)和第二盖板(4)焊接即完成主体装配;F、端板装配:端板包括柱顶板和柱脚板,所述柱顶板和柱脚板均包括面板(9)和加强板(8),所述面板(9)呈方形且垂直于主体,主体的每一面与面板(9)之间均设置有一个垂直于面板(9)的加强板(8);所述面板(9)在装配前至少在面板(9)上焊接一个加强板(8),利用加强板(8)对面板(9)进行定位,最后将面板(9)、主体和加强板(8)焊接即可;G、除锈上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建投机械制造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建投机械制造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02337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