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保障个人夜间出行人身安全的多功能无人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72047.0 | 申请日: | 2017-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2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张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夏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47/00 | 分类号: | B64D47/00;B64C3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保障个人夜间出行人身安全的多功能无人机,包括主体、防雨管和若干加热管,防雨管内设有防雨机构,防雨机构包括平台、中心杆、滑环、顶块、防雨膜、若干驱动单元和若干升降单元,驱动单元包括伸缩单元、第一铰接块、第二铰接块、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加热管内设有电热丝,该用于保障个人夜间出行人身安全的多功能无人机利用加热管对飞行单元产生的气流进行加热,并通过调节单元灵活调节电热丝的加热功率,使用户能够根据自身需求调节加热效果,不仅如此,通过升降单元带动平台上升,并利用伸缩单元使滑环上升,使防雨膜展开,形成一个移动的避雨场所,便于用户在下雨的夜里行走,进而提高了设备的市场竞争力。 | ||
搜索关键词: | 防雨 人身安全 加热管 驱动单元 伸缩单元 升降单元 电热丝 防雨膜 铰接块 出行 滑环 支杆 市场竞争力 单元产生 加热功率 加热效果 需求调节 中心杆 避雨 顶块 加热 飞行 灵活 移动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保障个人夜间出行人身安全的多功能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防雨管(6)、若干连接块(9)和若干加热管(10),所述主体(1)的中心处设有通孔(7),所述防雨管(6)固定在通孔(7)的内壁上,所述连接块(9)周向均匀分布在防雨管(6)的外周,所述加热管(10)的数量与连接块(9)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所述加热管(10)通过连接块(9)与防雨管(6)固定连接且位于主体(1)的下方,所述主体(1)上设有若干凹口(2),所述凹口(2)的开口向下,所述凹口(2)的数量与加热管(10)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所述凹口(2)位于加热管(10)的上方,所述凹口(2)内设有飞行单元,所述防雨管(6)的底端设有摄像头(8);所述防雨管(6)内设有防雨机构,所述防雨机构包括平台(13)、中心杆(15)、滑环(16)、顶块(17)、防雨膜(23)、若干驱动单元和若干升降单元(14),所述升降单元周向均匀分布在平台(13)的外周且与平台(13)传动连接,所述中心杆(15)的底端固定在平台(13)的中心处,所述顶块(17)固定在中心杆(15)的顶端,所述滑环(16)套设在中心杆(15)上;所述驱动单元周向均匀分布在中心杆(15)的外周且与防雨膜(23)传动连接,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伸缩单元(19)、第一铰接块(18)、第二铰接块(20)、第一支杆(21)和第二支杆(22),所述第一铰接块(18)与顶块(1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铰接块(20)与滑环(16)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单元设置在第二铰接块(20)的下方且与第二铰接块(20)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铰接块(20)通过第一支杆(21)与第二支杆(22)的中端铰接,所述第二支杆(22)的顶端与第一铰接块(18)铰接;所述加热管(10)内设有电热丝(35),所述电热丝(35)的两端固定在加热管(10)两侧的内壁上,所述加热管(10)的外壳内部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导线(36)、电源(37)、第二导线(38)、滑线变阻器(39)、第三导线(40)和调节单元(41),所述电热丝(35)的一端通过第一导线(36)与电源(37)的正极连接,所述电热丝(35)的另一端通过第三导线(40)与滑线变阻器(39)的滑动端连接,所述电源(37)的负极通过第二导线(38)与滑线变阻器(39)连接,所述调节单元(41)与滑线变阻器(39)的滑动端传动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夏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夏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87204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机用的GPS支撑座
- 下一篇:一种发射型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