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对焦及光学防手震机构的整合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17710.7 | 申请日: | 2017-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9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黄民杭;吴富源;胡朝彰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9 | 分类号: | G02B7/09;G03B5/00;G03B13/36;H04N5/232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李昕巍;章侃铱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动对焦及光学防手震机构的整合结构,其包括一镜头座,其外侧配置有一对焦线圈;镜头座通过一第一弹性件悬吊于一框架的中心,且框架的侧壁内缘贴近但不接触到对焦线圈的外缘;多个磁性件设置在框架与镜头座之间的四个角空间中并对应对焦线圈的外缘,用以驱使镜头座沿着一光轴的方向上下移动;多个悬吊件将框架悬吊在光轴的方向上;一第一驱动板具有多个第一防手震用线圈,每一第一防手震用线圈对应一磁性件,用以驱使框架以光轴为中心横向移动。 1 | ||
搜索关键词: | 防手震 镜头座 光轴 整合结构 自动对焦 磁性件 侧壁内缘 框架悬吊 上下移动 中心横向 不接触 弹性件 角空间 驱动板 悬吊件 对焦 悬吊 移动 配置 | ||
一镜头座,用以装入一镜头组,该镜头组与一影像感测组件排列在一光轴上,该镜头座的外侧配置有一对焦线圈;
一框架,该镜头座通过一第一弹性件悬吊在该框架的中心,且该框架的侧壁内缘贴近但不接触到该对焦线圈的外缘;
多个磁性件,设置在该框架与该镜头座之间,并对应该对焦线圈的外缘,使该对焦线圈流通电流时与所述多个磁性件之间产生电磁驱动力,驱使该镜头座沿着该光轴的方向上下移动;
多个悬吊件,用以将该框架悬吊在该光轴的方向上;以及
一第一驱动板,设置在该框架靠近该影像感测组件的一端,具有多个第一防手震用线圈,每一该第一防手震用线圈对应一该磁性件,使所述多个第一防手震用线圈流通电流时与所述多个磁性件之间产生电磁驱动力,驱使该框架以该光轴为中心横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焦及光学防手震机构的整合结构,其中该框架的材质包括金属,且该框架的每两相邻侧壁面对该对焦线圈的外缘之间皆形成有一角空间,而所述多个磁性件分别配置在各所述角空间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对焦及光学防手震机构的整合结构,其中每一该角空间中更设有一L形板,包括:一第一板,呈三角形,其中两边分别连接在该框架的该两相邻侧壁的一端;以及
一第二板,呈长板状,由该第一板的第三边向该两相邻侧壁的另一端延伸,且面对该两相邻侧壁的交角处;
其中一该磁性件贴近该第一板及该两相邻侧壁,且该磁性件与该第二板之间有一间隔空间,使该对焦线圈能伸入该间隔空间之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对焦及光学防手震机构的整合结构,其中所述多个磁性件的形状为配合各所述角空间形状的梯形或三角形,且所述多个磁性件面对该对焦线圈的外缘的一面是呈平面状或弧面状,配合该对焦线圈的形状。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对焦及光学防手震机构的整合结构,其中该L形板的该第二板对应该对焦线圈的内缘的一面是呈平面状或弧面状,配合该对焦线圈的形状。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对焦及光学防手震机构的整合结构,其中每一该磁性件包含两长条状磁铁排成L形,且贴近该框架的该两相邻侧壁。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对焦及光学防手震机构的整合结构,其中每一该第一防手震用线圈包含两组线圈排成L状,并对应该两长条状磁铁。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焦及光学防手震机构的整合结构,还包括:一第二驱动板,设置在该框架远离该影像感测组件的一端,使该框架夹于该第一与第二驱动板之间,其中该第二驱动板具有多个第二防手震用线圈,每一该第二防手震用线圈对应一该磁性件,使所述多个磁性件夹于所述多个第一与第二防手震用线圈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对焦及光学防手震机构的整合结构,其中每一相互对应的该第一防手震用线圈与第二防手震用线圈之间电性连接,以产生对应的电磁驱动力。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对焦及光学防手震机构的整合结构,其中每一该第二防手震用线圈包含两组线圈排成L状。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对焦及光学防手震机构的整合结构,其中该第一弹性件为扁平状弹片,配置在该框架与该镜头座靠近该影像感测组件的一端,且通过连接至所述多个磁性件而间接连接至该框架。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动对焦及光学防手震机构的整合结构,还包括:一第二弹性件,为扁平状弹片,配置于该框架与该镜头座远离该影像感测组件的一端,且连接在该框架与该镜头座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自动对焦及光学防手震机构的整合结构,还包括:一隔板,配置于该第二弹性件与该框架之间,该隔板的中心具有一贯孔可套入该镜头座,且该贯孔的内缘具有凹凸状,对应该镜头座的外侧的凹凸表面,以限制该镜头座只能沿该光轴的方向上下移动。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自动对焦及光学防手震机构的整合结构,其中所述多个悬吊件连接在该第二弹性件与该第一驱动板之间。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动对焦及光学防手震机构的整合结构,其中所述多个悬吊件为悬吊线,位于该框架的各所述角空间的外侧。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动对焦及光学防手震机构的整合结构,其中所述多个悬吊件为蛇形簧片,位于该第二弹性件的四个外侧边缘。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自动对焦及光学防手震机构的整合结构,其中所述多个蛇形簧片是由该第二弹性件一体成型延伸而成。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焦及光学防手震机构的整合结构,还包括:一底座,中心设有一以该光轴为中心的底座贯孔;以及
一外壳,对应组合在该底座上,且该外壳上亦设有一以该光轴为中心的外壳贯孔,其中该外壳贯孔对应该底座贯孔形成一贯穿孔。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自动对焦及光学防手震机构的整合结构,其中该第一驱动板配置在该底座上,且所述多个悬吊件通过连接至该底座而间接连接至该第一驱动板。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自动对焦及光学防手震机构的整合结构,还包括一电路基板,叠置在该底座与该第一驱动板之间,该电路基板上配置有:至少一晃动感测组件,用以感测震动而产生一晃动信号,并传送给该第一驱动板,使所述多个第一防手震用线圈依该晃动信号产生X轴或Y轴方向上的电磁驱动力;以及
至少一移动量感测组件,包含一移动量传感器及一感测磁铁,用以检测该框架与该第一驱动板之间的X轴或Y轴方向上的移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817710.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