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四氢吡咯和二氢咪唑酮的并环化合物及其制备和药学上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09939.6 | 申请日: | 201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48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周国春;徐斌;翁智兵;姜滨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87/04 | 分类号: | C07D487/04;C07D519/00;C07F5/02;A61K31/4188;A61K31/69;A61P31/18;A61P31/14;A61P31/2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杜静 |
地址: | 2118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四氢吡咯和二氢咪唑酮的并环化合物及其制备和药学上的用途。其化合物为式(I)所示的化合物、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本发发明的化合物、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可应用在制备预防或治疗与登革热病毒及相关病毒引起的有关疾病(如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寨卡、基孔肯雅、乙型脑炎、黄热病、丙型肝炎、西尼罗河病等)的药物中。 |
||
搜索关键词: | 吡咯 咪唑 环化 及其 制备 药学 用途 | ||
【主权项】:
式(I)所示的化合物、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X1、X2相同或不同,X1、X2分别独立地选自共价键、O、S、S(O)、S(O2)、任意取代的C6‑14芳基、N(R5)或C(R6R7);X1‑R1、X2‑R2相同或不同;或者X1‑R1、X2‑R2同时或单独形成环;R1、R2、R3、R4、R5、R6、R7、Z1分别独立地选自H、氰基、氨基、硝基、重氮基、羟基、任意取代的C1‑10烷基、任意取代的C3‑10环烷基、任意取代的C3‑8杂环烷基、任意取代的C2‑10烯烃基、任意取代的C3‑8环烯烃基、任意取代的C6‑14芳基、任意取代的C3‑14杂芳基、任意取代的C1‑10烷氧基、任意取代的C1‑10烷硫基、任意取代的C1‑10酯基、任意取代的C1‑10磺酰基、任意取代的C1‑10羰基、任意取代的C1‑10酰胺基;取代基选自卤素、氰基、氨基、硝基、羟基、硼酸酯、C1‑6醛基、C1~6烷基、C1~6卤代烷基、C1~6烷氧基、C1~6烷硫基、C2~6烯烃基、C0‑6羰基、C0‑6酯基、C1~6羟基烷基或C6‑14硝基芳基;或者R3、R4合并为羰基;或者X1、X2、R1、R2形成A环的并环;或者X2、R2与Z1之间形成A环的并环或螺环;或者R3与R4可以形成B环的螺环;*表示表示为R构型或S构型;所述A环为式(I)化合物中含有两个N的五元环,所述B环为式I化合物中与R3和R4相连接的含一个N的五元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80993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