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3a-羟基娃儿藤碱的全合成新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753523.7 | 申请日: | 2017-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59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 发明(设计)人: | 汪清民;张辉;刘玉秀;王兹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D471/04 | 分类号: | C07D47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071 天津市卫津路***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13a‑羟基娃儿藤碱的全合成路线和方法。本发明从简单易得的四氢呋喃,苯甲酰氯出发合成了含氮碳链的硅醚腈醇,利用极性反转的概念,将其与菲苄溴化合物偶联;通过丁基锂促进的酰基重排/酸催化的酯化反应,构筑了重要内酯。其通过串联还原反应得到结构新颖的菲并氮杂九员环结构,再通过后续的官能团化得到所需的13a‑羟基娃儿藤碱。该法实现了13a‑羟基娃儿藤碱的首次全合成,原料易得,操作简便,收率较高,为其生物活性研究提供了原料。具体的合成步骤详见说明书。 |
||
| 搜索关键词: | 娃儿藤 羟基 全合成 生物活性研究 苯甲酰氯 官能团化 合成步骤 还原反应 极性反转 四氢呋喃 酯化反应 丁基锂 环结构 酸催化 重排 氮碳 硅醚 内酯 偶联 收率 苄溴 酰基 串联 合成 构筑 | ||
【主权项】:
1.一种13a‑羟基娃儿藤碱的全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四氢呋喃在DCM和MeCN溶剂中与NaI和PhCOCl室温过夜反应以95%的收率得化合物1,化合物1在DMF溶剂中与NaN3室温过夜反应以95%的收率得中间体2,中间体2在THF,H2O和MeOH溶剂中与LiOH室温过夜反应以85%的收率得中间体3,中间体3在DMSO溶剂中与IBX室温反应2h以70%的收率得醛4,醛4在DCM溶剂中与TBSCl,NaCN,ZnI2室温反应4h以85%的收率得中间体5;2)中间体5在碱的作用下,以THF为溶剂和已知化合物6,在‑40℃下发生偶联反应,得到中间体7,其中碱为LiHMDS,KHMDS,NaHMDS和LDA中的一种;3)中间体7在THF溶剂中与TBAF反应得到中间体8;4)中间体8在THF溶剂中经NaBH4还原得到中间体9;5)中间体9与ClCONMe2在‑10℃碱的作用下发生反应得到中间体10,其中碱为NaH,LiHMDS和KHMDS中的一种;6)中间体10在THF溶剂中,‑78℃条件下与nBuLi发生反应,再在甲苯溶剂中,60℃与酸反应得到内酯11,其中酸为浓盐酸,D‑樟脑磺酸,硫酸中的一种;7)中间体11在还原剂,溶剂,一定温度下发生一锅串联的还原环化反应得到中间体12,其中溶剂为甲醇,乙醇,四氢呋喃中的一种,还原剂为硼氢化锂,硼氢化钠,乙酰氧基硼氢化钠中的一种,温度为‑10℃,0℃,20℃,50℃中的一个;8)中间体12在DCM与TEA存在下与Boc酸酐反应,得到中间体13;9)中间体13在DCM溶剂中与DMP发生氧化重排串联反应得到中间体14;10)中间体14经以下方法脱除保护基得到13a‑羟基娃儿藤碱15;方法为以下条件:i.6N盐酸,二氧六环,室温;ii.4N HCl in Dioxane,‑10℃;iii.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硅酯,2,6‑二甲基吡啶,‑10℃;中的一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75352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旧楼增设外挂电梯的电梯门系统
- 下一篇:哑铃手柄处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