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猴头菇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04731.8 | 申请日: | 201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3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余敦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寨县聚农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C05G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30 | 代理人: | 谢伟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猴头菇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备培养料;步骤2将培养料装入栽培瓶;步骤3将培养料消毒;步骤4接种;步骤5发菌;步骤6出菇期管理;步骤7采收猴头菇生长7~10天,猴头菌刺0.4~0.5cm时,即将产生孢子前及时采收,并清理栽培瓶中的菇根和老菌皮。采用上述种植方法进行猴头菇的种植,所种植的猴头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产率高、栽培周期短、成本较低,值得进一步推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猴头菇 种植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猴头菇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照以下原料配方制备培养料:棉籽壳30~48份、秸秆20~30份、麦皮12~20份、碳酸钙2~4份、过磷酸钙1~3份、蛋白粉酶解液2~8份、糖0.8~1.2份;步骤2:将培养料装入栽培瓶:将步骤1制备好的培养料装入栽培瓶中,份量为220~300g/瓶;步骤3:将培养料消毒:将步骤2中的栽培瓶置于高压环境中消毒,温度在100~110℃,保持10~12h后,再密闭2~4h,冷却至20~25℃备用;步骤4:接种:将猴头菇母种菌种,植入栽培瓶的培养料中,再将栽培瓶搬入培养室,培养室内温度为20~25℃,空气湿度为60~66%,遮光培养;步骤5:发菌:接种后14~16天,将培养室温度保持在18~22℃,栽培瓶中的菌丝长满后及时搬入菇棚进行催蕾出菇;步骤6:出菇期管理:调节菇棚的温度、湿度、加强通风换气、掌握适宜光线;步骤7:采收:猴头菇生长7~10天,猴头菌刺0.4~0.5cm时,即将产生孢子前及时采收,并清理栽培瓶中的菇根和老菌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寨县聚农种植专业合作社,未经金寨县聚农种植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70473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产、高硒蛹虫草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利用车前草菌根苗栽培红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