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阳离子-两性离子共聚物与聚己内酯共混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601340.3 | 申请日: | 2017-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63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 发明(设计)人: | 赵蕴慧;胡文虹;李川;袁晓燕;任丽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67/04;C08L53/00;C08F293/00;C08F220/38;C08F220/34;C08F2/38;A61L31/04;A61L31/06;A61L31/16 |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王秀奎 |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阳离子‑两性离子共聚物与聚己内酯共混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阳离子‑两性离子共聚物/聚己内酯共混膜是由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与甲基丙烯酸磺酸甜菜碱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方法合成嵌段共聚物,再与聚己内酯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共混膜。本发明首先以生物相容性较好的甲基丙烯酸酯类作为聚合物骨架,阳离子和两性离子为侧基,得到阳离子‑两性离子共聚物,再与可生物降解的聚己内酯共混涂膜,制备具有良好抗菌活性和抗粘附性的共混膜,同时对生物体毒性较小。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可控,所制备的共混膜兼具良好的抗菌活性和抗蛋白粘附性能,适用于生物医用材料表面改性。 | ||
| 搜索关键词: | 阳离子 两性 离子 共聚物 内酯 共混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阳离子‑两性离子共聚物与聚己内酯共混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步骤1,制备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均聚物将单体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均聚而成,以二硫代苯甲酸‑4‑氰基戊酸为链转移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进行RAFT聚合,单体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链转移剂和引发剂的投料摩尔比为(150—200):1:(0.1—0.5),优选(160—180):1:0.2;步骤2,制备阳离子‑两性离子共聚物将步骤1制备的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均聚物作为大分子链转移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加入第二单体甲基丙烯酸磺酸甜菜碱进行RAFT聚合以得到阳离子‑两性离子共聚物,第二单体甲基丙烯酸磺酸甜菜碱、大分子链转移剂和引发剂的投料摩尔比为(40—120):1:(0.1—0.5),优选(60—100):1:0.2;步骤3,制备阳离子‑两性离子共聚物/聚己内酯共混膜将聚己内酯和制得的阳离子‑两性离子嵌段共聚物均匀分散在三氟乙醇中(即溶于三氟乙醇中)形成涂膜液并涂膜干燥后得到共混膜,在聚己内酯和阳离子‑两性离子嵌段共聚物的组合物中,聚己内酯的质量百分数为10%‑30%,优选20—2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60134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