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电量计费功能的云支付供电桩的充电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21807.6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17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单晓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研江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66 | 分类号: | B60L53/66;G07F15/00;G06Q20/18;G06Q20/32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电量计费功能的云支付供电桩的充电方法,云支付供电桩包括电路保护模块、供电模块、电量计算模块、通讯模块、刷卡模块和触摸按钮模块,电路保护模块包括设置在主线路上的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器,供电模块包括主线路分出的十条输出线路和设置在每条输出线路上的继电器与充电插座;供电桩的机箱外壳上印有代表供电桩ID的二维码。本发明内部设置有电费计量模块,能准确的测出电瓶车使用电的度数,打破传统通过时间计算费用,对用户更加的公平;通过设置在供电桩机箱上的二维码实现机箱的对应后台操作,顾客通过手机刷机箱上的二维码进入供电桩后台,在供电桩后台实现充电、控制插座开启和关闭等操作。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电量 计费 功能 支付 供电 充电 方法 | ||
【主权项】:
具有电量计费功能的云支付供电桩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云支付供电桩包括电路保护模块、供电模块、电量计算模块、通讯模块、刷卡模块和触摸按钮模块,所述电路保护模块包括设置在主线路上的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器,所述供电模块包括主线路分出的十条输出线路和设置在每条输出线路上的继电器与充电插座;供电桩的机箱外壳上印有代表供电桩ID的二维码;所述供电桩内还设置有电量控制模块、蓝牙连接模块和GPRS模块,所述功率限制模块对每条输出线路上的充电功率进行识别,并根据充电功率判断是否进行充电;当用户待充电的电动自行车充电功率大于或等于600W时,供电桩会拒绝充电并发出无法充电的语音提示;若电动自行车的充电功率小于600W,但如果进行充电则会使供电桩输电线的总负载功率大于或等于2500W,则供电桩会拒绝充电并发出稍后充电的语音提示;只有同时满足充电功率小于600W和总负载功率小于2500W的情况才允许用户进行充电;所述蓝牙连接模块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插拔式的蓝牙收发装置的连接口,蓝牙连接模块通过与插接在连接口上的蓝牙收发装置实现与维修人员的手持终端进行蓝牙通讯;所述GPRS模块用于将供电桩与云服务器进行数据通讯;所述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1.服务器创建主账户:用户在供电桩公司指定销售处获得车位供电桩的ID号码和供电桩位置信息,并在该指定销售处进行用户信息登记,用户信息和供电桩ID由该指定销售处传入供电桩公司的云服务器后台中,并在云服务器后台为用户创建一个主账户;a2.用户完成手机微信个人信息绑定:用户手机使用绑定了微信钱包的微信关注供电桩公司提供的微信公共号,进行首次注册,按照步骤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并通过填入并步骤a1获得的供电桩ID号码将自己首次注册的微信账号与步骤a1中的主账户进行绑定;a3.用户完成预充值:确定填写的个人信息与步骤a1中后台数据无误后,进入充值页面,该页面可以设置充值金额;用户直接利用智能手机的微信或支付宝的方式进行充值,充值成功后,将充值信息通过云端传给服务器后台步骤a1创建的主账户中;a4.用户找到与手机上填写ID相对应的供电桩:用户根据步骤a1中的供电桩位置信息找到自己购得的供电桩,选择该供电桩中空闲的充电分路的插头,将需要充电的电动自行车的充电器插在所选择的插头上;a5.用户使用微信:用户打开手机并正常登陆,点击进入供电桩公众号,通过自己绑定的主账号进入该供电桩ID对应的控制后台中,通过控制后台控制进入充电界面,选择为第几路充电;a6.用户账户充值:后台服务器对用户账户扣除充电金额并开始充电,如果账户金额不足,弹出显示账户不足的对话框,用户点击对话框进入充值界面;并再次完成上述a3步骤;a7.进行充电:充值完成后,供电桩开始充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研江物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研江物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42180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供电管理系统
- 下一篇:基于老化均衡的多目标自适应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