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电量计费功能的云支付供电桩的充电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21807.6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17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单晓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研江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66 | 分类号: | B60L53/66;G07F15/00;G06Q20/18;G06Q20/32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电量 计费 功能 支付 供电 充电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电量计费功能的云支付供电桩的充电方法,云支付供电桩包括电路保护模块、供电模块、电量计算模块、通讯模块、刷卡模块和触摸按钮模块,电路保护模块包括设置在主线路上的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器,供电模块包括主线路分出的十条输出线路和设置在每条输出线路上的继电器与充电插座;供电桩的机箱外壳上印有代表供电桩ID的二维码。本发明内部设置有电费计量模块,能准确的测出电瓶车使用电的度数,打破传统通过时间计算费用,对用户更加的公平;通过设置在供电桩机箱上的二维码实现机箱的对应后台操作,顾客通过手机刷机箱上的二维码进入供电桩后台,在供电桩后台实现充电、控制插座开启和关闭等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电桩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具有电量计费功能的云支付供电桩的充电方法。
背景技术
如今越来越多人骑电瓶车出行,但由于蓄电池容量有限,卸载蓄电池带回家充电很不方便,电动自行车充电难的问题日益突出,所以增设更多电瓶车供电桩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市场上使用较多的是传统的投币式供电桩,传统的投币式供电桩具有硬币消费的劣势,即硬币携带不方便,消费不彻底,人工回收银币等缺点。而且投币式供电桩的计费模式可归类为计时模式,比如一元钱可供电三到四个小时不等,这种计费模式虽然简单明了,但存在着很明显的不足之处:比如对于不同型号的电动自行车,其充电功率可从150w到600W不等,相同的充电金额获得的充电时间是相同的,然而小充电功率的电瓶车用户消耗的电量明显少于高充电功率的动车的用户,造成了不同充电设备计费单价不同的问题,带来消费不公平的现象。而且有些用户会付费为其它高充电功率用电设备供电,可能会造成运营商亏损,即运营商补贴电费的情况。此类投币式供电桩的结算单位一般只能精确到 “元”,这对于经常需要充电的用户来说非常不合理。
目前,很大部分供电桩采用的支付方式都是以投币为主,如专利CN201520452292.2介绍的就是投币式的供电桩。这种供电桩只能使用投币的方式进行支付,这大大限制了供电桩使用时的计费、找零等功能。在经济、服务等方面比较发达的城市,支付方式也是限制使用人群的一大因素。比如很多大城市中人们已经很少携带硬币、纸币等现金,这类用户对只支持投币的供电桩只能望而却步。
如专利CN201520971366.3介绍了一种自助刷卡结算供电桩。专利CN201520395787.6介绍了一种具有联网功能的移动支付智能供电桩。但是单一一种支付手段有自身的局限性,会限制供电桩的使用。
如果只有微信功能会出现以下问题,比如:
第一,由于供电桩安装的地点多为地下车库,手机信号特别不理想,使用微信公众号支付充电几乎不可能。第二,家中有老年人不会使用手机,使用微信公众号支付也是不可能。
所以必须有一种可以提供多种支付的供电桩。
如果只有刷卡功能的供电桩,又不符合当今的支付习惯——不能运用移动端支付,也会影响了人们的使用。
同时,由于同一个电动车供电桩往往具有多个充电接口,在对供电桩进行功率限制时,只会对供电桩上每个充电接口进行功率控制,这对一部分具有大功率电动车的充电用户来说往往是无法进行充电的,或者是在多个供电桩进行同时供电时很容易超过输入线路所能承载的总功率,因此这些供电桩已经无法适应用户的需要。
供电桩用于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极大地便利了电动自行车的使用。通常,为便于管理,充电站内的多个供电桩需要与后台控制系统进行通信,供电桩可将历史充电车辆、充电时间等信息通过GPRS传输至后台控制系统,便于后台控制系统对供电桩的统一管理和监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研江物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研江物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18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供电管理系统
- 下一篇:基于老化均衡的多目标自适应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