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道生态减渗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37106.4 | 申请日: | 2017-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05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滨;薛洋;宋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水(北京)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2 | 分类号: | E02B3/02;C02F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张丹 |
地址: | 1013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道生态减渗的方法,属于河道治理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将竹子制成竹筒,并将竹筒用双氧水浸泡后晾晒,再将晾晒后的竹筒进行炭化,得炭化竹筒,接着以蛭石、麦饭石和海泡石为原料,混合水和池塘淤泥,得到填充料,将填充料填满于炭化竹筒内,密封静置,得处理柱,随后在清理后的河道表面铺设细沙,并在细沙表面布满处理柱,同时用细沙填充处理柱间的间隙,对其平整夯实后,用自制的保护颗粒铺设于处理柱表面并压实即可完成河道生态减渗。本发明采用的材料都是天然物质,与河道的相容性好,不易破坏水相、土壤相、气相和生物相的相互联系,同时有利于提高水的自清洁能力,提高了水的洁净度,可广泛应用于河道减渗系统中。 | ||
搜索关键词: | 竹筒 河道 炭化 细沙 处理柱 填充料 晾晒 双氧水浸泡 生态 池塘淤泥 河道治理 颗粒铺设 密封静置 天然物质 填充处理 海泡石 混合水 洁净度 麦饭石 相容性 自清洁 夯实 填满 压实 蛭石 竹子 平整 自制 铺设 土壤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河道生态减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生态减渗方法为:(1)取竹龄为3~5年的竹子,取竹子的主干,并使用竹子的主干制备成高为25~30cm的竹筒,将竹筒浸泡于质量分数为5%的双氧水中,浸泡5~6h,随后将竹筒取出,自然晾晒2~3天;(2)将晾晒后的竹筒放入管式炭化炉中,使用氮气保护,以5℃/min升温至170~180℃,保温70~90min,再以3℃/min升温至430~470℃,保温炭化8~12h,自然冷却至室温,收集炭化竹筒,备用;(3)按质量比6:7:2~6:7:4,将蛭石、饭麦石及海泡石放入碾磨机中进行碾磨,过150目筛,收集过筛颗粒,将过筛颗粒与过筛颗粒质量30~35%的含水量为70~75%池塘淤泥混合均匀,得填充料;(4)将填充料填满备用炭化竹筒内,使用纱布密封竹筒口,再将密封后的炭化竹筒置于26~30℃下,静置3~5天后去除纱布,随后对炭化竹筒进行自然晾晒至炭化竹筒内的填充料含水量为25~30%,得处理柱;(5)清理开挖后的河道表面,再在清理后的河道表面铺设一层厚度为5~8cm粒径小于3mm的细沙并压实,再将上述处理柱布满细沙表面上,同时使用粒径小于3mm的细沙填充至处理柱间的间隙内;(6)在处理柱间的间隙被填充后进行平整夯实,随后使用保护颗粒铺设于处理柱上,铺设厚度为45~55cm,再使用振动碾均匀压实,即可完成河道生态减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水(北京)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水(北京)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37106.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