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缝矩形波导的分层电铸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15486.1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78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房晓龙;曲宁松;朱嘉澄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D1/10 | 分类号: | C25D1/1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开缝矩形波导的分层电铸方法,属于电加工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基片(1)表面涂覆一层光刻胶(2);步骤2:进行第一次曝光;步骤3:进行第一次显影;步骤4:电铸一层铜(4);步骤5:进行精密抛磨;步骤6:涂覆一层光刻胶(5);步骤7:进行第二次曝光;步骤8:进行第二次显影;步骤9:进行表面导电化处理;步骤10:对第一层铜进行微量电解,去除表面的氧化膜;步骤11:电铸第二层铜,形成电铸体(9);步骤12:溶解掉多余的光刻胶,取出电铸体(9),对表面进行精密抛磨;步骤13:清洗电铸体(9),得到开缝矩形波导(10)。开缝矩形波导由两次电铸铜得到,加工精度高,工艺适应性强。 | ||
搜索关键词: | 矩形波导 分层 电铸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开缝矩形波导的分层电铸方法,开缝矩形波导的开缝结构高度为L2, 矩形槽结构高度为L3,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步骤1.制备芯模,芯模由下层结构和上层结构两部分组成,其中下层结构是厚度为L2的微小长方体柱阵列结构,上层结构是厚度是L3为长方体结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步骤1‑1: 在基片(1)表面涂覆一层厚度为L1的第一层光刻胶(2);步骤1‑2: 将步骤1‑1中经过第一次覆膜的基片(1)放置在光刻机载物台上,用第一次曝光掩模板(3)进行第一次曝光;步骤1‑3:将步骤1‑2中经过第一次曝光后的基片(1)放入显影液中进行第一次显影,显影后清洗并干燥,得到芯模下层初步结构,其高度为L1;步骤1‑4:在步骤1‑3中经过第一次显影后的基片(1)表面电铸一层厚度为L1的第一层铜(4);步骤1‑5: 对步骤1‑4所得结构表面进行精密抛磨,保证第一层铜(4)和芯模下层结构的厚度为L2;步骤1‑6: 在步骤1‑5所得结构表面涂覆一层厚度为L3的第二层光刻胶(5);步骤1‑7: 将步骤1‑6中经过第二次覆膜的基片(1)放置在光刻机载物台上,用第二次曝光掩模板(6)进行第二次曝光;步骤1‑8:将步骤1‑7中经过第二次曝光后的基片(1)放入显影液中进行第二次显影,显影后清洗并干燥,得到芯模上层结构;步骤1‑9: 在步骤1‑8中经过第二次显影的基片(1)表面盖上掩膜(7),对芯模上层结构上表面进行表面导电化处理形成一层导电膜;步骤1‑10:对第一层铜(4)上表面进行微量电解,去除表面的氧化膜;步骤1‑11:在步骤1‑10中去除了氧化膜的第一层铜(4)基础上电铸第二层铜,第一层铜(4)和第二层铜共同组成电铸体(9),芯模位于电铸体(9)中;步骤2:溶解掉多余的光刻胶,从基片(1)上取下电铸体(9),对表面进行精密抛磨,得到所需外部尺寸;步骤3:清洗电铸体(9),得到的即为所需的开缝矩形波导(1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1548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D型链片成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螺纹孔冲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