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竹节段彩竹节纱生产装置和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49376.X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91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金;赵超;苏旭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D02G3/34 | 分类号: | D02G3/34;D01H5/36;D01H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双竹节段彩竹节纱生产装置和生产方法,生产装置包括前、中前、中后、后罗拉,在前罗拉轴右端加装有全齿前连接齿轮,在中前罗拉轴右端加装有第一、第二中前连接齿轮,第一中前连接齿轮与前连接齿轮紧密契合连接,第一中连接齿轮为全齿,第二中前连接齿轮的两个间隔1/4圆周上均匀有连接齿、另外两个1/4圆周光滑,在中后罗拉轴右端加装有第一、第二中后连接齿轮,第一中后连接齿轮与第二中前连接齿轮紧密契合连接,第一中后连接齿轮为全齿,第二中后连接齿轮的两个间隔1/4圆周上均匀有连接齿、另外两个1/4圆周光滑,在后罗拉轴的右端加装有全齿后连接齿轮,后连接齿轮与第二中后连接齿轮紧密契合连接,从而实现粗纱的间断喂入。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节 生产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双竹节段彩竹节纱生产装置,包括后罗拉、中后罗拉、中前罗拉、前罗拉,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罗拉包括前罗拉套和前罗拉轴,所述前罗拉套一体化固定在前罗拉轴的表面,所述前罗拉轴的右端伸出前罗拉套的右端,所述前罗拉轴的右端通过主电机带动转动,在所述前罗拉轴伸出前罗拉套的右端上加装有前连接齿轮,在所述前连接齿轮表面的一个圆周上均匀分布有连接齿,所述中前罗拉位于前罗拉的后上方,所述中前罗拉包括中前罗拉套和中前罗拉轴,所述中前罗拉套一体化固定在中前罗拉轴的表面,所述中前罗拉轴的右端伸出中前罗拉套的右端,在所述中前罗拉轴伸出中前罗拉套的右端上从左到右依次加装有第一中前连接齿轮、第二中前连接齿轮,在所述第一中前连接齿轮表面的一个圆周上均匀分布有连接齿,所述第一中前连接齿轮和前连接齿轮紧密契合连接,所述前罗拉和中前罗拉之间的前牵伸区的牵伸倍数由第一中前连接齿轮的连接齿和前连接齿轮的连接齿之间的齿数比决定,所述第二中前连接齿轮上等角度的顺时针分为第一1/4圆周、第二1/4圆周、第三1/4圆周和第四1/4圆周,在所述第一1/4圆周和第三1/4圆周上均匀分布有完全相同的连接齿,所述第二1/4圆周和第四1/4圆周上没有连接齿呈光滑状态,所述中后罗拉位于中前罗拉的后上方,所述中后罗拉包括中后罗拉套和中后罗拉轴,所述中后罗拉套一体化固定在中后罗拉轴的表面,所述中后罗拉轴的右端伸出中后罗拉套的右端,在所述中后罗拉轴伸出中后罗拉套的右端上从左到右依次加装有第一中后连接齿轮和第二中后连接齿轮,在所述第一中后连接齿轮表面的一个圆周上均匀分布有连接齿,所述第一中后连接齿轮与第二中前连接齿轮连接,所述第一中后连接齿轮和第二中前连接齿轮包括两种连接状态,一是契合连接状态,即第一中后连接齿轮上的连接齿和第二中前连接齿轮的第一1/4圆周或第三1/4圆周上的连接齿紧密契合连接,此时,所述中前罗拉和中后罗拉之间的中牵伸区的牵伸倍数由第一中后连接齿轮的连接齿和第二中前连接齿轮的第一1/4圆周或第三1/4圆周上的连接齿之间的齿数比决定,二是空连接状态,即第一中后连接齿轮上的连接齿和第二中前连接齿轮的第二1/4光滑圆周或第四1/4光滑圆周不接触连接,所述第二中后连接齿轮上等角度的顺时针分为第一1/4圆周、第二1/4圆周、第三1/4圆周和第四1/4圆周,在所述第二1/4圆周和第四1/4圆周上均匀分布有完全相同的连接齿,所述第一1/4圆周和第三1/4圆周上没有连接齿呈光滑状态,所述后罗拉位于中后罗拉的后上方,所述后罗拉包括后罗拉套和后罗拉轴,所述后罗拉套一体化固定在后罗拉轴的表面,所述后罗拉轴的右端伸出后罗拉套的右端,在所述后罗拉轴伸出后罗拉套的右端上加装有后连接齿轮,在所述后连接齿轮表面的一个圆周上均匀分布有连接齿,所述第二中后连接齿轮与后连接齿轮连接,所述第二中后连接齿轮和后连接齿轮包括两种连接状态,一是契合连接状态,即后连接齿轮上的连接齿和第二中后连接齿轮的第二1/4圆周或第四1/4圆周上的连接齿紧密契合连接,此时,所述中后罗拉和后罗拉之间的后牵伸区的牵伸倍数由后连接齿轮的连接齿和第二中后连接齿轮的第二1/4圆周或第四1/4圆周上的连接齿之间的齿数比决定,二是空连接状态,即后连接齿轮上的连接齿和第二中后连接齿轮的第一1/4光滑圆周或第三1/4光滑圆周不接触连接,其中,后牵伸区和中牵伸区的牵伸倍数相同,在一个周期内,第一中后连接齿轮和第二中前连接齿轮的连接状态与后连接齿轮和第二中后连接齿轮的连接依次包括三种组合状态的循环,一是第一中后连接齿轮和第二中前连接齿轮处于空连接状态,且后连接齿轮和第二中后连接齿轮也处于空连接状态,二是第一中后连接齿轮和第二中前连接齿轮的连接齿处于契合连接状态,且后连接齿轮和第二中后连接齿轮处于空连接状态,三是第一中后连接齿轮和第二中前连接齿轮的连接齿处于契合连接状态,且后连接齿轮和第二中后连接齿轮也处于契合连接状态,在所述后罗拉、中后罗拉、中前罗拉的正上方分别加装有第一喇叭口、第二喇叭口、第三喇叭口,第一粗纱、第二粗纱、第三粗纱分别由第一喇叭口、第二喇叭口、第三喇叭口喂入后罗拉、中后罗拉、中前罗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49376.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