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芦荟改性粘胶与棉混纺纱的纺纱工艺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139670.5 申请日: 2017-03-09
公开(公告)号: CN106835408A 公开(公告)日: 2017-06-13
发明(设计)人: 耿琴玉;马顺彬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主分类号: D02G3/04 分类号: D02G3/04
代理公司: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代理人: 徐激波
地址: 226000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芦荟改性粘胶与棉混纺纱的纺纱工艺,采用条子混合方法进行纺纱。本发明中制备出的纱线性能测试如下对所纺的14.6tex芦荟纤维/棉50/50混纺纱进行各项性能指标测试,测试结果为单纱断裂强度12.2cN/tex,单纱强力变异系数(CV)5.0%,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CV)12.2%,线密度偏差率+0.8%,细节(‑50%)2个/km,粗节(+50%)30个/km,棉结(+200%)61个/km。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芦荟 改性 粘胶 混纺纱 纺纱 工艺
【主权项】:
一种芦荟改性粘胶与棉混纺纱的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条子混合方法进行纺纱,纺纱工艺流程如下:(1)芦荟纤维:FA002A型自动抓棉机→FA022‑8型多仓混棉机→FA106A型梳针滚筒→FA046型振动棉箱给棉机+FA141A型单打手成卷机→FA201型梳棉机→FA306型并条机进行预并条;(2)棉:FA002A型自动抓棉机→FA106A型六滚筒开棉机→FA022‑8型多仓混棉机→FA106型豪猪式开棉机→FA046型振动棉箱给棉机+FA141A型单打手成卷机→FA201型梳棉机→FA306型并条机→FA356A型条并卷机→FA269型精梳机;(3)芦荟纤维与棉混纺:FA306型并条机混并三道→TJFA458A型粗纱机→FA506型细纱机→NO.21C型络筒机;其中,具体操作如下:(1)开清棉:芦荟纤维开清棉采用“多松轻打、以梳代打、少落少伤”的工艺原则,选用较低的打手转速,以减少对纤维的损伤和对纤维的搓擦,适当增大打手与尘棒间隔距,减小尘棒与尘棒间隔距,棉卷采用较短的定长和较轻的定量;主要工艺参数如下:棉卷干定量380g.m‑1,棉卷长度32mm,梳针滚筒转速480r.min‑1,梳针滚筒与给棉罗拉间隔距11mm,梳针滚筒与尘棒间隔距16/18/18/20mm,尘棒间隔距10/6/6/6mm,单打手成卷机综合打手转速921r.min‑1,棉卷罗拉转速11.2r.min‑1,综合打手与尘棒间隔距8/18mm,尘棒与尘棒间隔距5mm,凝棉风机转速1300r.min‑1,棉卷重量不匀率控制在1.4%以内;棉纤维开清棉采用“精细抓紧、松打结合、早落防碎”的工艺原则,适当提高打手转速,减小打手与尘棒间隔距,增大尘棒与尘棒间隔距;主要工艺参数如下:棉卷干定量400g.m‑1,棉卷长度36mm,豪猪打手转速600r.min‑1,豪猪打手与给棉罗拉间隔距6mm,豪猪打手与尘棒间隔距12/14/14/16mm,豪猪打手的尘棒与尘棒间隔距14/10/10/7mm,单打手成卷机综合打手转速1018r.min‑1,棉卷罗拉转速13.34r.min‑1,综合打手与尘棒间隔距8/18mm,尘棒与尘棒间隔距6mm,凝棉风机转速1192r.min‑1,棉卷重量不匀率控制在1.0%以内;(2)梳棉与预并条:芦荟纤维梳棉采用“低转速、大隔距、强转移”的工艺原则,适当降低刺辊转速,适当增大锡林与盖板间隔距,配置较小的盖板速度,选用金轮纺纤维素纤维专用针布;主要工艺参数如下:生条干定量19.0g.5m‑1,锡林转速330r.min‑1,刺辊转速798r.min‑1,盖板速度90.9mm.min‑1,道夫转速28.3r.min‑1,锡林与盖板之间的隔距0.30/0.28/0.25/0.25/0.28mm,针布型号:锡林/道夫/盖板AC2030×01550/AD4030×01890/MCBH45。生条重量不匀率控制在4.5%以内;为了确保混纺比例,提高纤维伸直平行度,芦荟纤维的生条在混棉前加入一道预并条,预并条的干定量为19.8g.5m‑1;棉纤维梳棉采用“高转速、紧隔距、强分梳”的工艺原则,锡林针布选用“矮、浅、尖、薄、密、小”的针布系列;主要工艺参数如下:生条干定量22.5g.5m‑1,锡林转速360r.min‑1,刺辊转速931r.min‑1,盖板速度240.8mm.min‑1,道夫转速32.5r.min‑1,锡林与盖板之间的隔距0..23/0.20/0.18/0.18/0.20mm,针布型号:锡林/道夫/盖板AC2030×01740/AD4030×01890/MCBH50,生条重量不匀率控制在4.0%以内;(3)精梳棉精梳进一步伸直平行纤维、去除杂质棉结和短绒,从而提高混纺纱成纱质量;精梳主要工艺参数如下:小卷干定量63g.5m‑1,精梳条干定量19.8g.5m‑1,精梳锡林转速330r.min‑1,落棉率16.5%,落棉隔距9.78mm,给棉长度5.2mm,锡林定位36,分离罗拉顺转定时+0.35,精梳条重量不匀率控制在1.0%以内,条干CV%控制在3.8以内,短绒含量控制在8%以内;(4)混并为了提高两种原料的混合均匀性,采用三道混并,每道6根并合,头道芦荟纤维和棉各喂入3根,采用“顺牵伸、大隔距、重加压”工艺原则,三道混条的主要工艺参数如下:条子干定量头道/二道/三道20.2/19.8/19.0g.5m‑1,各道总牵伸倍数头道/二道/三道5.88/6.12/6.25,罗拉中心距前/后48/55mm,输出速度头道/二道/三道296/333/370m.min‑1,加压调为最大一档,末道熟条定量偏差控制在±0.8%以内,条干CV%控制在4.0以内;(5)粗纱粗纱采用“大隔距、重加压、大捻系数”的工艺原则,主要工艺参数如下:干定量4.6g.10m‑1,总牵伸倍数8.26,后区牵伸倍数1.14,罗拉中心距前/中/后39/50/60,皮圈钳口隔距4.5,锭子转速965r.min‑1,前罗拉转速308.3r.min‑1,捻系数90,实测粗纱捻度39捻.m‑1,重量不匀率1.1%,条干CV%4.6;(6)细纱细纱采用“两大两小”工艺原则,后区适当放大罗拉隔距,采用较大粗纱捻系数,后区配置较小牵伸倍数,前区配置较小隔距。将皮辊加压置于最大一档,成纱捻度比纺制同特数的纯棉纱小些,细纱主要工艺参数如下:干定量1.32g.100m‑1,总牵伸倍数34.8,后区牵伸倍数1.05,锭子转速13765r.min‑1,前罗拉转速203.9r.min‑1,捻系数330,罗拉中心距前/后42/50,皮圈钳口隔距2.5mm,前皮辊前冲1.5mm;(7)络筒络筒工序采用小张力、较低速度络纱,以减少毛羽产生,主要工艺参数如下:纱速度1300m.min‑1,络纱张力15cN,乌斯特清纱器参数配置为N通道200%,S通道140%×2,L通道40%×35,T通道-40%×3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3967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