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芦荟改性粘胶与棉混纺纱的纺纱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9670.5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5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耿琴玉;马顺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徐激波 |
地址: | 22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芦荟 改性 粘胶 混纺纱 纺纱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织物织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芦荟改性粘胶与棉混纺纱的纺纱工艺。
背景技术
芦荟改性粘胶纤维(以下简称芦荟纤维)是在纺丝时将芦荟原液加入纺丝液而制成的功能性再生纤维素纤维。芦荟纤维内部和外表均匀分布着纳米芦荟颗粒,属于绿色纤维。由于芦荟纤维具有良好的护肤、保健和治疗作用,国内外一些科研机构已经应用芦荟纤维开发功能性面料。可以说,用芦荟纤维开发功能性纺织品具有可观的开发前景、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对促进纺织行业转型升级和产品提档有着重要的意义。充分利用芦荟纤维的优良特性,纺制优质纱线,是开发高档芦荟纤维纺织品的关键。。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芦荟改性粘胶与棉混纺纱的纺纱工艺。
技术方案:一种芦荟改性粘胶与棉混纺纱的纺纱工艺,采用条子混合方法进行纺纱,纺纱工艺流程如下:
(1)芦荟纤维:FA002A型自动抓棉机→FA022-8型多仓混棉机→FA106A型梳针滚筒→FA046型振动棉箱给棉机+FA141A型单打手成卷机→FA201型梳棉机→FA306型并条机进行预并条;
(2)棉:FA002A型自动抓棉机→FA106A型六滚筒开棉机→FA022-8型多仓混棉机→FA106型豪猪式开棉机→FA046型振动棉箱给棉机+FA141A型单打手成卷机→FA201型梳棉机→FA306型并条机→FA356A型条并卷机→FA269型精梳机;
(3)芦荟纤维与棉混纺:FA306型并条机混并三道→TJFA458A型粗纱机→FA506型细纱机→NO.21C型络筒机;
其中,具体操作如下:
(1)开清棉:
芦荟纤维开清棉采用“多松轻打、以梳代打、少落少伤”的工艺原则,选用较低的打手转速,以减少对纤维的损伤和对纤维的搓擦,适当增大打手与尘棒间隔距,减小尘棒与尘棒间隔距,棉卷采用较短的定长和较轻的定量;主要工艺参数如下:棉卷干定量380g.m-1,棉卷长度32mm,梳针滚筒转速480r.min-1,梳针滚筒与给棉罗拉间隔距11mm,梳针滚筒与尘棒间隔距16/18/18/20mm,尘棒间隔距10/6/6/6mm,单打手成卷机综合打手转速921r.min-1,棉卷罗拉转速11.2r.min-1,综合打手与尘棒间隔距8/18mm,尘棒与尘棒间隔距5mm,凝棉风机转速1300r.min-1,棉卷重量不匀率控制在1.4%以内;
棉纤维开清棉采用“精细抓紧、松打结合、早落防碎”的工艺原则,适当提高打手转速,减小打手与尘棒间隔距,增大尘棒与尘棒间隔距;主要工艺参数如下:棉卷干定量400g.m-1,棉卷长度36mm,豪猪打手转速600r.min-1,豪猪打手与给棉罗拉间隔距6mm,豪猪打手与尘棒间隔距12/14/14/16mm,豪猪打手的尘棒与尘棒间隔距14/10/10/7mm,单打手成卷机综合打手转速1018r.min-1,棉卷罗拉转速13.34r.min-1,综合打手与尘棒间隔距8/18mm,尘棒与尘棒间隔距6mm,凝棉风机转速1192r.min-1,棉卷重量不匀率控制在1.0%以内;
(2)梳棉与预并条:
芦荟纤维梳棉采用“低转速、大隔距、强转移”的工艺原则,适当降低刺辊转速,适当增大锡林与盖板间隔距,配置较小的盖板速度,选用金轮纺纤维素纤维专用针布;主要工艺参数如下:生条干定量19.0g.5m-1,锡林转速330r.min-1,刺辊转速798r.min-1,盖板速度90.9mm.min-1,道夫转速28.3r.min-1,锡林与盖板之间的隔距0.30/0.28/0.25/0.25/0.28mm,针布型号:锡林/道夫/盖板AC2030×01550/AD4030×01890/MCBH45。生条重量不匀率控制在4.5%以内;
为了确保混纺比例,提高纤维伸直平行度,芦荟纤维的生条在混棉前加入一道预并条,预并条的干定量为19.8g.5m-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96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高分子纤维的冬暖夏凉双面床罩及其加工工艺
- 下一篇:烹饪机器人炒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