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个人悬挂式双轨道双动力自动控制轻型轨道交通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98937.0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44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万普华;万泽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普华 |
主分类号: | B61B3/02 | 分类号: | B61B3/02;B61L1/02;B61L1/20;B61L27/04;B61L23/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161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个人悬挂式双轨道双动力自动控制轻型轨道交通系统,包括有轨道系统、轨道车动力系统、轨道车交通网控制系统、轨道车车厢系统、轨道车供电系统、轨道车停靠站系统,本发明的轨道系统有左侧直行和右侧转弯两个并列但顶面标高不同的轨道线路,在两个轨道上方分别设置左侧直行轨道驱动装置和右侧转弯轨道驱动装置两套动力系统。利用升降装置改变转弯轨道驱动装置与转弯轨道的相对距离,同时在直行轨道与转弯轨道相对标高的变化作用下,实现轨道车在左侧直行轨道和右侧转弯轨道的切换。该系统配套使用中央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控制,轨道车自主运行,使PRT概念真正转化为能服务人们生活的应用技术。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车 转弯轨道 驱动装置 直行轨道 轻型轨道交通 动力系统 轨道系统 双动力 双轨道 悬挂式 供电系统 中央计算机控制 停靠站系统 自动化控制 顶面标高 轨道线路 控制系统 升降装置 系统配套 应用技术 自主运行 标高 交通网 两套 直行 转弯 并列 车厢 轨道 转化 服务 | ||
【主权项】:
1.个人悬挂式双轨道双动力自动控制轻型轨道交通系统,包括有轨道系统、轨道车动 力系统、轨道车交通网控制系统、轨道车车厢系统、轨道车供电系统、轨道车停靠站系统;其 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系统由轨道支撑系统和轨道(8)组成,轨道支撑系统包括竖向支撑柱(3)、水 平支撑桁架(2),轨道车(1)沿轨道(8)运行,轨道(8)由左侧直行轨道(29)和右侧转弯轨道 (28)组成,轨道(8)安装于水平支撑桁架(2)的内侧空腔内,左侧直行轨道(29)安装于空腔 的左侧,是一条连续布置的干线轨道;右侧转弯轨道(28)安装于空腔的右侧,由直行段和转 弯段组成,其直行段与左侧直行轨道(29)平行设置并留有间距,其直行段顶部标高高于左 侧直行轨道(29)顶部标高,由直行段进入转弯段时顶部标高逐渐抬高,在转弯处与左侧直 行轨道(29)的顶部高差可使轨道车(1)的左侧设备平台(16)脱离左侧直行轨道(29),右侧 转弯轨道(28)在最高点处弧线转弯,与左侧直行轨道(29)之间间距逐步增大,右侧转弯轨 道(28)转向停靠站可以实现轨道车进站停靠,与相交或平行线路的右侧转弯轨道(28)连接 可实现轨道车(1)的转弯、并轨或变轨;所述轨道车动力系统包括车厢吊杆(20)、轨道车动力平台(27)、偏心矩支撑轮(19),轨 道车动力平台(27)由左侧设备平台(16)和右侧设备平台(17)组成,左侧设备平台(16)安装 有前左驱动轮(11)、后左从动轮(13),右侧设备平台(17)安装有前右驱动轮(12)、后右从动 轮(14)和右侧设备平台升降装置(18),车厢吊杆(20)下端安装有偏心矩支撑轮(19),偏心 矩支撑轮(19)辊面与轨道(8)底部侧面相接触;车厢吊杆(20)与轨道车车厢(4)顶部采用转 盘活动连接,在轨道车(1)进行小半径转弯时,车厢吊杆(20)与轨道车车厢(4)之间产生转 动,左侧设备平台(16)位于左侧直行轨道(29)上方,右侧设备平台(17)位于右侧转弯轨道 (28)的上方,右侧设备平台(17)通过右侧设备平台升降装置(18)实现相对于左侧设备平台 (16)整体上下往复运动;当轨道车(1)直行时,左侧设备平台(16)位于左侧直行轨道(29)的 上方,前左驱动轮(11)和后左从动轮(13)带动轨道车(1)沿左侧直行轨道(29)向前直行,轨 道车(1)需要转弯进站、并轨、变轨、发生故障需要紧急脱离左侧直行轨道(29)时,右侧设备 平台(17)在右侧设备平台升降装置(18)的作用下整体下行与右侧转弯轨道(28)接触,同时 启动前右驱动轮(12)为轨道车(1)提供动力,轨道车(1)沿右侧转弯轨道(28)的直行段运行 到转弯段时,其顶部标高相对于左侧直行轨道(29)抬升,轨道车动力平台(27)随着右侧转 弯轨道(28)标高抬升而整体抬升,使左侧设备平台(16)与左侧直行轨道(29)脱离,轨道车 (1)进入右侧转弯轨道(28)的转弯段,沿弧线转弯脱离左侧直行轨道(29),实现轨道车(1) 转弯,反之由转弯段并入直行段时,右侧转弯轨道(28)高度逐步下降,右侧转弯轨道(28)与 左侧直行轨道(29)间距逐渐靠拢,到达右侧转弯轨道(28)的直行段时左侧设备平台(16)与 左侧直行轨道(29)接触,启动左侧设备平台(16)的前左驱动轮(11),关闭右侧设备平台 (17)的前右驱动轮(12),在右侧设备设备平台升降装置(18)作用下右侧设备平台(17)抬升 高度并脱离右侧转弯轨道(28),轨道车进入直行状态;所述轨道车交通网控制系统由中央控制计算机系统、车载计算机控制系统、轨道信号 标识装置、停靠站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中央控制计算机系统由大型中央控制计算机及其 辅助系统组成,中央控制计算机通过收集各轨道车(1)的预约和目的地信息、停靠站信息、 轨道(8)和轨道车(1)的故障信息,经数据运算,对轨道车(1)的整体调度、运行线路设计、故 障的应急处置实施自动控制,车载计算机控制系统由车载计算机、轨道车信号发射和接收 装置(30)、车厢电脑门锁(6)和数据线组成,车载计算机储存有各种状态下轨道车(1)的控 制程序,在获取使用者在车厢电脑门锁(6)上设置目标信息后,车载计算机上传目标信息至 中央控制计算机,由中央控制计算机计算轨道车(1)的最佳运行线路并回传车载计算机,车 载计算机通过计算处理信号发射和接收装置(30)收集的信号数据得出轨道车(1)的运行指 令,车载计算机通过调节轨道车动力平台(27)的输入电流、电压和启闭制动件(15)来控制 轨道车(1)的加速、减速和制动,通过启动右侧设备平台升降装置(18)实现轨道车转弯、并 轨和变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普华,未经万普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9893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